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35

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p><p>一、教学内容分析</p><p>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p><p>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p><p>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p><p>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p><p>“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p><p>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p><p>二、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p><p>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p><p>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p><p>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p><p>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p><p>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p><p>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p><p>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p><p>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p><p>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p><p>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p><p>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p><p>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p><p>内 容</p><p>单 元 结 束</p><p>期 末</p><p>平均错误率</p><p>速 度</p><p>平均错误率</p><p>速 度</p><p>20以内退位减法</p><p>15%以内</p><p>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5题</p><p>10%以内</p><p>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p><p>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p><p>20%以内</p><p>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4题</p><p>15%以内</p><p>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5题</p><p>三、教材的编写特点</p><p>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p><p>根据教材以上的编写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尽量做到以下几点:</p><p>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p><p>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p><p>(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p><p>(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p><p>(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p><p>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p><p>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标准》认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现成的知识,还应包括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某一数学知识是怎样应用的,等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p><p>四、教学措施</p><p>1、态度习惯。</p><p>找个别学生谈心,使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部分家长联系(包括优生与后进生),主要从更上一层楼的角度,与家长进行沟通。</p><p>2、知识能力</p><p>利用中午等时间进行必要的辅导,(为不增加学生负担,辅导的同时适当减少书面作业)</p><p>发动优生进行互帮互助,采取先学生自愿结对,后教师统筹安排的方法,给每一位后进生找到自己的帮助人,为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初步想法如下:</p><p>(1)为保证有互助时间,对相关学生采取适当减免书面作业的优惠政策,使后进生有被帮的时间。</p><p>(2)对优生进行鼓励,如果自己所结对子有进步,学期结束开学评比“互帮互助积极分子”给予奖励。</p><p>3、检查习惯的培养。</p><p>教师利用上课时间,进行一步一步的指导,从培养学生检查意识开始,不仅知道检查的重要性,更能把检查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对学生的作业力争面批。</p><p>五、全册课时安排:约67课时</p><p>位置………………………………4课时</p><p>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p><p>图形的拼组………………………3课时</p><p>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p><p>人民币……………………………4课时</p><p>100以内的加减法(一)………16课时</p><p>认识时间………………………4课时</p><p>找规律…………………………5课时</p><p>统计……………………………4课时</p><p>总复习……………………6课时</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