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32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 学生情况分析</p><p>由于新教材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所选素材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经过两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思考,仔细地倾听别人的见解。认真完成作业,字迹工整。但在两个班中学生的发展不是很平衡,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相对差些,作业比较马虎,书写也较粗糙。同时学生普遍呈现出不足的是数学语言表达不规范,数学分析能力弱。学生已经步入三年级,这是学生的第一个思维迅速发展阶段。如何在这一学期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是所有工作的重点。</p><p>二、教材分析</p><p>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材主要内容有:万以内的乘法(一),万以内的除法(一),千米、吨的认识,两步计算应用题(一),长方形和正方形等五单元内容。</p><p>本册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p><p>1、适当加强口算。在笔算一位数的乘除法之前教学口算,加强对笔算乘除法算理的理解。</p><p>2、笔算乘除法的编排,突出重点内容的教学,分散难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p><p>3、应用题的编排,一是在已学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出现反叙的一步计算应用题;二是是已学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出现数量关系较复杂一些的两步应用题(包括只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p><p>4、加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计算它们的周长,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p><p>5、注意体现教学顺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采取多种练习形式,促进学生能力与智力的发展。</p><p>6、注意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编入有教育意义的插图和多种形式的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p><p>三、教学目标</p><p>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p><p>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p><p>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p><p>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p><p>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2023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2023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p><p>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p><p>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p><p>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p><p>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p><p>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p><p>单元结束时</p><p>期末</p><p>平均错误率</p><p>速度</p><p>平均</p><p>错误率</p><p>速度</p><p>有余数除法</p><p>6%以内</p><p>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p><p>4%以内</p><p>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p><p>四、单元双基要求</p><p>万以内的乘法(一)</p><p>1、口算乘法</p><p>教学目的和要求</p><p>(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每位乘积不满十的一位数乘几十、几百、几千的数(不进位的口算)</p><p>(2)会用两种读法读一个乘法算式。</p><p>(3)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计算的简便算法。</p><p>重点和难点:</p><p>借助实物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几十、几百、几千的数的算理。</p><p>2、笔算乘法</p><p>教学目的和要求:</p><p>(1)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进行地计算。</p><p>(2)通过笔算算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能力。</p><p>重点和难点:</p><p>(1)掌握乘的顺序和某位积满十如何进位。</p><p>(2)利用实物演示讲清连续进位的算理。</p><p>万以内的除法(一)</p><p>1、口算除法</p><p>教学目的和要求:</p><p>使学生能够熟练的口算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两位数以及一位数除几十、几百或几千的数。</p><p>重点和难点:</p><p>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p><p>2、笔算除法</p><p>教学目的和要求:</p><p>(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较快的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p><p>(2)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验算有余数的除法)</p><p>重点和难点:</p><p>(1)一位数除二、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p><p>(2)商中间有余数的除法。</p><p>◆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三)千米和吨的认识</p><p>1、毫米的认识</p><p>教学目的和要求:</p><p>(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p><p>(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计算。</p><p>重点和难点:</p><p>(1)建立有关长度的概念。</p><p>(2)掌握有关长度单位间的进率。</p><p>2、千米的认识</p><p>教学目的和要求:</p><p>(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2023米。</p><p>(2)知道千米在实际中的应用。</p><p>(3)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计算。</p><p>重点和难点:</p><p>(1)建立千米的概念。</p><p>(2)掌握1千米;2023米。</p><p>(3)单位换算的推理过程。</p><p>3、吨的认识</p><p>教学目的和要求:</p><p>(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哪些物体是1吨的概念,知道1吨;2023千克。</p><p>(2)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p><p>(3)会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p><p>重点和难点:</p><p>(1)初步建立吨的概念。</p><p>(2)掌握1吨;2023千克。</p><p>关键:</p><p>利用原有知识千克作基础,推算出1吨的重量。</p><p>(四)两步计算应用题(一)</p><p>教学目的和要求:</p><p>(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会分步列式解答含有三个已知条件和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应用题。</p><p>(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p><p>重点和难点:</p><p>(1) 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p><p>(2)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p><p>关键:</p><p>寻找中间问题</p><p>(五)长方形、正方形</p><p>教学目的和要求:</p><p>1、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p><p>2、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p><p>重点和难点:</p><p>1、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p><p>2、求周长的实际运用。</p><p>关键:重视演示教学过程</p><p>五、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点</p><p>1、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p><p>2、结合教学规范学生数学语言</p><p>3、结合练习题进行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p><p>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p><p>5、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尊敬师长、互相帮助的好品质。</p><p>6、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好品质。</p><p>六、教学措施:</p><p>提高自身素质方面:</p><p>1、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和认真听取其他教师的课,取长补短。</p><p>2、积极投入教育课题研究,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向科研型教师靠拢。经常反思自己及他人的课堂教学,勤动笔记录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为以后的教学服务。</p><p>优化课堂教学方面:</p><p>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设计课时教学计划。</p><p>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加强直观性教学。</p><p>3、创设情景,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p><p>4、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p><p>5、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己去探索数学,引导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p><p>6、平时课上提问具有针对性,把提优、补差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后进生找小老师,做到一帮一。</p><p>7、在教学中既要加强笔算训练,又要加强口算训练,使笔算口算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题做到大面积丰收。</p><p>8、严格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不搞题海战术,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