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24

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模板

<p>5以内的减法教学内容:</p><p>教科书第40页的例题、“试一试”,第4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p><p>教学目标:</p><p>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p><p>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p><p>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p><p>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p><p>教学难点: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p><p>1、演示:出示3个彩色气球,让一名学生上来,演示放走1个,手中还剩2个。</p><p>2、小朋友,你能把刚才演示的过程说一说吗?</p><p>3、提问:放走的1个是从几个里面放走的?现在他手中还剩几个?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p><p>4、引出课题。</p><p>二、体会情境,学习新知。</p><p>1、教学例题,初步认识减法和计算方法。</p><p>出示情境图。“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p><p>学生说出图意: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p><p>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p><p>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p><p>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5—2=3是怎样算出来的?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p><p>小结:刚才各组的想法棒极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从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算出得数呢?</p><p>2、“试一试”</p><p>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填写算式。(学生可能列出3—2=1或3—1=2)</p><p>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p><p>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p><p>1、“想想做做”第1题。</p><p>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后填写算式。</p><p>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p><p>2、“想想做做”第2题。</p><p>学生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p><p>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演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p><p>3、“想想做做”第4题。</p><p>先分小组说说图意,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p><p>4、“想想做做”第5题。(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p><p>四、总结:</p><p>提问: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p><p>四、 教学后记:1学生能够掌握5的减法,有一小部分学生不能具体落实减法中的具体含义。</p><p>2 学生能够很快算出结果,有一部分不能通过加法来计算减法的结果。</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