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23

小学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

<p>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p><p>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p><p>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p><p>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p><p>教学过程:</p><p>一、 复习铺垫,迁移导入。</p><p>师:可爱的小动物们带着一群数学娃娃来和我们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们后面藏的是哪一个数字吗?(多媒体出示5以内的分成与合成)</p><p>二、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p><p>(一)、学习主题图。</p><p>1、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p><p>2、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p><p>3、理解加法的含义。</p><p>(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写成算式:3+2(板书3+2)</p><p>(2)、认识加号。(板书加号)</p><p>(3)、那3+2等于多少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p><p>4、理解算法。</p><p>5、读算式。</p><p>6、说算式表示的意思。</p><p>7、指导写算式。</p><p>8、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板书:加法)</p><p>(二)、学习试一试。</p><p>1、出示“试一试”的画面。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p><p>2、让学生说图意。</p><p>3、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呢?那么1加2等于几呢?你怎么算出来的?</p><p>4、读算式并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p><p>三、综合运用,巩固提高。</p><p>1、“想想做做”第1题。</p><p>让学生依次说图意、填算式,再交流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选择其中的两道,说说是怎样算出得数的。</p><p>2、“想想做做”第2题。</p><p>根据第1小题,弄清题目要求,让学生先画圆再填得数。</p><p>3、“想想做做”第3题。</p><p>独立计算,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p><p>4、课间活动:唱《找朋友》这首歌。</p><p>5、学生根据手中的算式卡片和数字卡片玩“找朋友” 游戏。</p><p>6、“想想做做”第4题。(故事)</p><p>画外音:一天兔妈妈对小兔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自已学着做一些事情”。小兔开心地答应了,它兴高采烈的来到了野外。(出示小兔采蘑菇的图)让学生依次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并在图的下面填算式、算得数。体会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渗透思想教育。</p><p>7、“想想做做”第5题。</p><p>游戏:送信。先让学生连一连,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每道算式的得数。</p><p>8、延伸:看图你能写出几道加法算式。</p><p>四、课堂总结。</p><p>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p><p>课后反思:</p><p>本节课经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我反思如下:</p><p>1、目标定位全面合理。</p><p>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该用加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p><p>2、材料选择简单、有效。</p><p>我是本着“关注常态课堂,开展有效教学”的原则来合理选择教学材料的。①以简单的5道题(5以内的分与合)复习导入,为下面计算5以内的加法作铺垫。②不改变教材意图。书本例题和“试一试”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课件演示、老师引导、语言的交流表达等活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③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书本的练习改编成故事和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整个练习设计如行云流水,活泼而不凌乱,让所学的知识在“用”中得到了有效的反馈,师生配合默契、自然、流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p><p>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p><p>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自我表现的能力以及听、说、交往的能力。</p><p>4、存在的不足。</p><p>在“送信”这个环节中,由于学生年龄小,用尺还不够熟练。因此,学生在连线的时候,浪费了一些时间,导致课外延伸的不是很到位。</p><p>因此,设想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有点不尽人意。课后我觉得可以删除让学生连线这个环节,直接用游戏的形式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展开教学,这样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扎实、有效。</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