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23

小学数学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高矮》教案范文

<p>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4页的例题,第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p><p>1、 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p><p>2、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p><p>3、 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p><p>教学过程:</p><p>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p><p>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p><p>二、 联系生活比一比。</p><p>1、 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p><p>(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p><p>(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杯的高矮。</p><p>(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p><p>(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p><p>(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p><p>2、 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p><p>(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p><p>(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p><p>(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p><p>3、 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p><p>三、 综合运用,发慌学生的比较意识。</p><p>1、“想想做做”第一题。</p><p>(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样高,”这种说法你有意见吗?</p><p>(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p><p>(3)、适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p><p>(4)、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p><p>2、“想想做做”第2题。</p><p>3、“想想做做”第3题。</p><p>(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p><p>(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的信息。</p><p>(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慌学生的推理能力。</p><p>4、“想想做做”第4题。</p><p>(1)、明确题目要求。</p><p>(2)、学生按照要求在书上练习。</p><p>(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p><p>四、 课堂小结,课外延伸。</p><p>(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p><p>(2)、学生自由交流。</p><p>(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高矮》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