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18

小学数学说课稿: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范文模板

<p>《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p><p>一、说教材</p><p>《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p><p>二、说教法学法</p><p>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为背景,通过探索卡通人物的秘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动脑,动眼,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的有趣、有益、有效。在教学中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竖式的形成、经历、计算的过程。如145×12先参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格式写出竖式,这里应让学生形成习惯,数位夺得数写在上面,数位少的数写在下面,便于计算;再考虑,计算顺序即145×2,后算十位即145x×1,并正确写出积的位置,然后计算两个积的和,最后还应检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体会计算时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p><p>三、说教学目标</p><p>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p><p>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p><p>3、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p><p>四、说重点难点</p><p>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的重点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p><p>难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p><p>五、教学准备:课件(卡通图片、口算题、水果图片)</p><p>六、说教学过程</p><p>(一)、激趣导入、复习铺垫:</p><p>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四位朋友,想知道他们是谁吗?(课件出示)谈话:原来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他们每一位都带来了一个问题。</p><p>1、首先出示胖墩墩的咖啡猫带来了什么问题?(课件出示题目:44×15 78×32 5×144 238×6)</p><p>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笔算过程。</p><p>[设计意图: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抑制到兴奋,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开始我创设了卡通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复习了旧知识,也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起桥梁,可谓一举两得。]</p><p>(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p><p>咖啡猫的问题咱们轻而易举的解决了,接着来看:孙悟空带来了什么秘密?</p><p>这样引入新课:将课本例1、改为: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又想去蟠桃园偷桃子持,蟠桃园有145棵桃树,每棵桃树上有12个桃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p><p>(1)鼓励学生自己列出算式,比较算式的特点,引出课题。激励他们自己尝试列出竖式计算。</p><p>(2)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p><p>(3)全班交流反馈。</p><p>(4)归纳算法。先小组内讨论,再师生总结。</p><p>这一个环节,我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并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进而探讨出笔算的基本方法。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即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p><p>(三)、展示交流</p><p>接下来看看可爱的米老鼠给我们出了什么问题?</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说课稿: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范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