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2:12

高中数学说课稿:《平面向量数量积》优秀说课稿模板

<p>一:说教材</p><p>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两向量之间的乘法,而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把向量之间的运算转化为数之间的运算。本节内容是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以及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运算律的基础上,介绍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为解决直线垂直问题,三角形边角的有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办法。本节内容也是全章重要内容之一。</p><p>二:说学习目标和要求</p><p>通过本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p><p>(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p><p>(2):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p>(3):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p><p>以及它们的一些简单应用,以上三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以及它的灵活应用。</p><p>三:说教法</p><p>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p><p>(1)启发式教学法</p><p>因为本节课重点的坐标表示公式的推导相对比较容易,所以这节课我准备让学生自行推导出两个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公式,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几个重要的结论:如模的计算公式,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p><p>(2)讲解式教学法</p><p>主要是讲清概念,解除学生在概念理解上的疑惑感;例题讲解时,演示解题过程!</p><p>主要辅助教学的手段(powerpoint)</p><p>(3)讨论式教学法</p><p>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p><p>四:说学法</p><p>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借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从而达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精讲多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导两个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公式,引导学生推导4个重要的结论!并在具体的问题中,让学生建立方程的思想,更好的解决问题!</p><p>五:说教学过程</p><p>这节课我准备这样进行:</p><p>首先提出问题:要算出两个非零向量的数量积,我们需要知道哪些量?</p><p>继续提出问题:假如知道两个非零向量的坐标,是不是可以用这两个向量的坐标来表示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呢?</p><p>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公式,在此公式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得到以下几个重要结论:</p><p>(1) 模的计算公式</p><p>(2)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p>(3)两向量夹角的余弦的坐标表示</p><p>(4)两个向量垂直的标表示的充要条件</p><p>第二部分是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更加熟悉公式并会加以应用。</p><p>例题1是书上122页例1,此题是直接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公式的题,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这个公式,并在此题基础上,求这两个向量的夹角?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两向量夹角的余弦的坐标表示公式例题2是直接证明直线垂直的题,虽然比较简单,但体现了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这种方法要让学生掌握,其实这一例题也是两个向量垂直坐标表示的充要条件的一个应用:即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否为零是判断相应的两条直线是否垂直的重要方法之一。</p><p>例题3是在例2的基础上稍微作了一下改变,目的是让学生会应用公式来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在这要有建立方程的思想。</p><p>再配以练习,让学生能熟练的应用公式,掌握今天所学内容。</p><p>然后是学习小结(由学生完成)</p><p>最后作业布置!</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数学说课稿:《平面向量数量积》优秀说课稿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