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p>《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 活动课</p><p>一、教学设计思路</p><p>1. 本节 课讲述内容为北师大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章《反比例函数》 的第二节,也这一章的重点。本节课是在理解反比例 函数的意义和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其图象和性质的过程。</p><p>2. 对教材的分析</p><p>(1) 教学目标:进 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体会函数三种方式的相互转换,对 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和;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p><p>(2) 重点: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p><p>(3) 难点: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p><p>二、教学过程</p><p>(一)作图象,试比较</p><p>1、提问:</p><p>(1)y=4/x 是什么函数?你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吗?</p><p>(2)作图的步骤是 怎样的(3)填写电脑上的表格,开始在坐标纸上描点连线。</p><p>2、按照上述方法作 y=-4/x 的图象3、 对照你所作的两个函数图象,找一下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p><p>(二)细观察,找规律</p><p>1、让学生观察函 数 y=k/x 的图象 ,按下动画按钮,在运动中观察k值的变化与函数图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与同学充分讨论有何规律。</p><p>2、演示反比例函数中心 对称的性质以及轴对称性质,显示反比例函数的两条对称轴。</p><p>3、让学生观察函数 y=k/x 的图象,观察过反比例函数上任意一 点作x轴和y轴的垂线,观察其围成矩形的面积变化情况。</p><p>(1) 拖动k,使k变化,观察k不断变化过程中,矩形面积的变化情况,讨论得出 结论。</p><p>(2) 拖动函数上的点,观察矩形面积的变化情况,讨论得出结论。</p><p>(三)用规律,练一练</p><p>1、给出两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判断哪一个是 y=2/x 和 y=-2/x 的图象。</p><p>2、判断一位同学画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否正确。</p><p>3、下列函数中,其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p><p>的有哪几个?在其图象所在象限内,y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p><p>大的有哪几个?</p><p>(四)想一想,作小结</p><p>(五)作业:课本137页第1题、141页第2题</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