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说课稿
<p>一、教学目标</p><p>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和说理能力;掌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判别条件。</p><p>二、教材分析</p><p>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判定定理之后即将学习的第三个判定定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p><p>三、教学重难点</p><p>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p><p>难点: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理解及说理的基本方法的掌握。</p><p>四、教学准备</p><p>两根长40厘米和两根长30厘米的木条</p><p>五、教学设计</p><p>首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然后通过学生活动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判定定理,然后借助各种方法加以验证。最后依靠课本所设计的做一做,议一议以及随堂练习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理解。</p><p>六、教学过程</p><p>1、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旨在为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做铺垫)</p><p>2、小组活动</p><p>用两根长40厘米和两根30厘米的木条作为四边形的四条边,能否拼成平行四边形?与同伴进行交流。</p><p>(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当两组对边相等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边不相等时,所围成的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p><p>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p><p>3、课本91页的做一做</p><p>(其目的是巩固和应用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p><p>4、议一议</p><p>问题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说说你的想法。</p><p>(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再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得出正确结论)</p><p>问题2、要判别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你有哪些方法?</p><p>5、通过课本的随堂练习,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加以应用和巩固。</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