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设计
<p>【说教材】</p><p>一、说课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3~45页。</p><p>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p><p>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初步认识平行和相交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并掌握其特征。通过这节课深入的学习,使学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行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教材中第一个例题,首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一些常见物体上的平行四边形,再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举例,充分感知平行四边形;接着让学生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相互交流,初步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让学生认识,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第二个例题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揭示高和底的意义。试一试让学生动手测量几个平行四边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及相应的底,进一步感受高与底的意义。</p><p>三、说目标</p><p>1、知识与技能目标</p><p>(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p><p>(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高。</p><p>(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p><p>2、过程与方法目标</p><p>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p><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p><p>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在探索中感受成功的乐趣。</p><p>四、教学重点、难点:</p><p>教学重点: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利用材料做平行四边形并发现其特征;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p><p>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做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体会其特征。</p><p>五、说教具和学具准备</p><p>教具: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长方形活动框、小黑板等。</p><p>学具: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量角器。</p><p>【说学情】</p><p>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让他们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分析归纳等来理解所学知识。</p><p>【说教法和学法】</p><p>这节课教师要注重以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为主线,通过教师提问、演示、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新知。我们认为在本课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点</p><p>一、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p><p>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教学时应先让学生从生活场景图中找平行四边形,再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最后举例说明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到生活世界。</p><p>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p><p>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做平行四边形、相互交流,从中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想想做做中通过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p><p>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p><p>本课教学安排了两次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之前我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这样在合作交流时才有话可说,思维才能碰撞。</p><p>【说教学程序】</p><p>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p><p>1、介绍七巧板</p><p>师:你们玩过七巧板吗?你知道七巧板是由哪些不同的图形组成的吗?</p><p>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七巧板。七巧板是由七块图形组成的,它可以拼出丰富的图案来。外国人管它叫中国魔板,在他们看来,没有哪一种智力玩具比它更神奇的了。</p><p>2、导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图形平行四边形。(出示课题)</p><p>【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七巧板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p><p>副标题#e#</p><p>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p><p>(一)认一认形成表象</p><p>师:老师这儿的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改变方向后问:它还是平行四边形吗?</p><p>不管平行四边形的方向怎样变化,它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图贴在黑板上)</p><p>(二)找一找感知特征</p><p>1、在例题图中找平行四边形</p><p>师:老师这有几幅图,你能在这上面找到平行四边形吗?</p><p>2、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p><p>师:其实在我们周围也有平行四边形,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可相机出示:活动衣架)</p><p>(三)做一做探究特征</p><p>1、刚才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平行四边形,现在你能利用手边的材料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p><p>2、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么做的并选代表在班级里汇报。</p><p>3、刚才同学们成功的做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做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或收获吗?你是怎样发现的?(小组交流)</p><p>4、全班交流,师小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对角相等;内角和是360度。)</p><p>【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还要用眼睛看,用耳去听,用嘴去说,用手去做,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里通过认平行四边形、找平行四边形和做平行四边形,使学生经历由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感悟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p><p>(四)练一练巩固表象</p><p>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p><p>(五)画一画认识高、底</p><p>1、出示例题,你能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红线间的距离吗?(学生在自制的图上画)说说你是怎么量的?</p><p>2、师:刚才你们画的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p><p>3、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书上是怎么说的呢?(学生看书)</p><p>4、这样的高能画多少条呢?为什么?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并量一量吗?(机动)</p><p>5、教学试一试。(学生各自量,交流时强调底与高的对应关系)</p><p>6、画高(想想做做第5题)(提醒学生画上直角标记)</p><p>三、动手操作巩固深化</p><p>1、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p><p>第3题:拼一拼、移一移,说说怎样移的?</p><p>第4题引入:木匠张师傅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成两部分,拼成一张长方形桌面,假如你是张师傅,该怎么锯呢?想试试吗?找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试一试。</p><p>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课前做好,课上活动。)</p><p>(1)师拿出自做的长方形,捏住对角相反方向拉一拉,看你发现了什么?师做生观察,互相交流。</p><p>(2)判断: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小组交流然后再说理由,此时老师可问学生长方形是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特殊)特殊在哪了?</p><p>(3)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性</p><p>师再捏住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向里推。看你发现了什么?</p><p>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觉得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性呢?(不稳定性、容易变形)</p><p>(4)特性的应用</p><p>师: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些例子吗?(学生举例后阅读教科书P45你知道吗?)</p><p>【设计意图:】</p><p>四、畅谈收获拓展延伸</p><p>1、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p><p>2、用你手中的七巧板拼我们学过的图形。</p><p>3、寻找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p><p>【设计意图:扩展课堂教学的有限空间,课内课外密切结合。课结束时,布置实践作业,要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到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数学,增强数学学习的亲切感和实用性。】</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