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06:0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纳税

<p>教学内容</p><p>教科书第122页例6,第1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及练习三十二的第1~4题.</p><p>教学目的</p><p>1.初步了解税收的作用,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p><p>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计算应纳税额.</p><p>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p><p>教具准备</p><p>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将有关数据和表格制成课件.</p><p>教学过程</p><p>一、情境引入</p><p>以现实生活情境为背景,播放一段纳税人到办税厅纳税的录像,并配上必要的声音.</p><p>教师:看了这段录像,你知道了些什么?</p><p>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教师指出: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p><p>板书课题:纳税</p><p>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p><p>二、教学新课</p><p>1.了解纳税的作用.</p><p>(1)自主探索.</p><p>教师:观察分析下面几组信息,讨论两个问题:①什么是纳税?②为什么要纳税?</p><p>屏幕显示:</p><p>①某汽车制造厂2023年12月生产小轿车销售额865万元,向国家缴税金70万元.</p><p>②某教师去年3月对外讲学收入900元,向国家缴纳税金20元.</p><p>③2023年全国财政收入20231亿元,其中税收占20235亿元.</p><p>④2023年,中央财政用于养老保险基金补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等社会保障投入达982亿元.</p><p>⑤2023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资金42亿元.</p><p>⑥2023年,中央财政的教育支出达213亿元.</p><p>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p><p>(2)合作交流.</p><p>学生围绕讨论的问题,向全班交流讨论的情况,最后教师小结: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你如果是一个应该纳税的人,应怎么办?(主动纳税.)</p><p>2.理解税种.</p><p>教师:结合课前的调查,在小组上讨论,哪些行业要缴纳哪些种类的税?</p><p>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引导.</p><p>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情况,教师板书:</p><p>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p><p>教师:你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理解吗?请说给大家听一听.</p><p>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运用实例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作适当的解释.</p><p>提问:什么叫应缴纳税额?请结合你的理解举例说明.</p><p>教师:根据下面一组信息,请说一说应缴纳税额各是多少?</p><p>屏幕显示:</p><p>①顶天水泥厂2023年7月向国家缴纳增值税81.7万元.</p><p>②华胜宾馆2023年8月的营业额是940万元,应向国家缴纳营业税47万元.</p><p>③某卷烟厂2023年2月卷烟销售额达2023万元,应纳消费税是2023万元.</p><p>④张老师的月工资收入是2023元,超出某标准800元,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20元.</p><p>教师:什么叫税率?你能写出计算税率的公式吗?</p><p>学生回答,教师板书:</p><p>税率=100%</p><p>教师:各种收入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p><p>教师:税率的高低由国家统一规定,例如国家规定下面一些税种的税率一般是:</p><p>①增值税17%(或13%).</p><p>②消费税根据消费品种不同从3%到50%不等.</p><p>③营业税分行业从3%至20%不等.如交通行业5%,娱乐行业20%.</p><p>④个人所得税按收入的高低从5%到45%不等.</p><p>3.教学例6.</p><p>教师:根据你对税率的理解,如何计算应纳税款?</p><p>出示例6,学生读题.</p><p>教师:如何理解按营业额的5%纳税这句话?如何列式计算?</p><p>学生回答,教师板书:</p><p>20235%=150(万元)</p><p>三、课堂练习</p><p>1.做教科书第37页中做一做的题目,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订正.</p><p>2.做练习三十二的第1~4题.</p><p>第1~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p><p>第4题学生读题后提问:应纳所得税额420元是什么意思?应按什么的5%纳个人所得税?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p><p>第5题叫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做后交流他们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方法.</p><p>四、实践活动</p><p>拟定一个与税收有关的题目,在课外开展一项实践调查活动.并对调查情况作简单分析,写一篇调查报告.(可小组合作完成.)</p><p>五、反思体验</p><p>教师:请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今后在生活、工作中怎样去尽纳税的义务?</p><p>板书设计</p><p>纳税 为什么要纳税</p><p>常见税种 增值税</p><p>消费税</p><p>营业税</p><p>个人所得税</p><p>税率= 100%</p><p>例6:</p><p>20235%=150(万元)</p><p>答:这个酒店七月份应缴</p><p>营业税150万元.</p><p>教学设计说明</p><p>纳税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本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下一些基本特点.</p><p>1.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首先,通过录像创设学习情境,引入课题.使学生体验到所要学习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纳税的作用、应纳税额及税率的教学时,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力求体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所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具有广泛作用,有利于提高他们对数学价值的认识.</p><p>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去.在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纳税和认识常见税种时,充分利用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信息和自己在课前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作用,理解常见税种的含义,掌握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同时,使学生的主体精神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p><p>3.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完成各种应纳税额计算的练习后,再让他们展开想象.通过这样的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让学生在课外开展实践调查活动,把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