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p>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练习九第1、2题。</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p><p>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p><p>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p><p>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p><p>教学准备:白板课件。</p><p>教学过程</p><p>(一)谈话引入</p><p>教师在前几天拍摄了几张照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课件出示)</p><p>A、(长城缩小图)看得出拍的是哪个地方吗?(大小看不清)怎么办?(鼠标拖动放大)这两张照片相比,你能发现什么?</p><p>B、像刚才把长方形照片放大或缩小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大小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p><p>(二)探索新知</p><p>1、教学例1</p><p>认识图形的放大(出示课件)</p><p>说出两幅画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p><p>教师利用白板上的尺,先量出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再根据给出的条件把长方形放大。</p><p>接着小组讨论,汇报两幅画之间的关系。</p><p>总结学生的发现(课件出示书中的2句话)</p><p>教师小结: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板书:按2:1的比放大)</p><p>继续观察:2个长方形大小、形状上有什么变化?板书:(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p><p>追问:这里的2:1,表示什么意思?比的前项指什么?后项呢?</p><p>可不可以继续放大?可以按几比几的比放大?(学生回答)</p><p>观察一下这些比的比值,有什么发现?(比1大)</p><p>认识图形的缩小(课件出示)</p><p>学生根据出示的问题,说出1:2的意思。</p><p>回答题中的所出示的问题。</p><p>教师用鼠标拖动长方形,使它缩小,用白板中的尺量。</p><p>让学生再观察,大小和形状有什么变化?</p><p>2、讨论辨析</p><p>出示课件(天安门图)</p><p>问:哪些图属于我们今天学习的放大与缩小,哪些图不是?</p><p>学生讨论后,回答说明理由。</p><p>由于有两副图看不清楚,用白板中的工具尺和学生一起量放大图、缩小图的长和宽,讨论与原来图长、宽的关系。</p><p>3、小结新知:</p><p>怎样将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呢?放大或缩小后有什么变化?</p><p>学生回答后进行小结:在对应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缩小),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p><p>(三)巩固应用</p><p>1、课件出示例2</p><p>学生上来再白板上操作。其余学生画在书上。</p><p>观察3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p><p>(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p><p>2、试一试</p><p>课件出示,学生动手完成,做的快的同学在白板上画。</p><p>问: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动手量一量。</p><p>学生量书上的图,教师在白板上的图上量。</p><p>3、练一练</p><p>课件出示,学生动手完成,指名学生在白板上画,并讲解自己的想法。</p><p>4、练习九第1、2题</p><p>课件出示,学生可分组讨论,进行汇报。</p><p>汇报时由学生在白板上边做边讲。</p><p>5、补充填充题。(请学生上来在白板上做,其余学生在下面思考。)</p><p>(1)图形在平移和旋转后,( )发生了变化,</p><p>( )不变。</p><p>图形在放大与缩小后,( )发生了变化,</p><p>( )不变。</p><p>(2)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 )。</p><p>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 )。</p><p>6、你知道吗?</p><p>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深圳的世界之窗,就有许多建筑是将世界各地的名胜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进行建造的,还有冲洗照片,汽车模型制造,复印文件,绘制地图,观察太空的天文望远镜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缤纷多彩,可见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的紧密。</p><p>(边说边出示图片给学生欣赏,利用链接方式,讲到哪链接到那张图片,并用今天的知识讲解。)</p><p>(四)全课小结</p><p>师: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p><p>教后反思:</p><p>这是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单元的第一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新授部分的两次教学过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我用白板课件上,感觉到师生间的互动性很强。</p><p>在开始部分,课件出示一幅长城图,但很小,学生看不清,学生要求放大,我用鼠标把照片拉大,在这种放大与缩小的情况下,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个长方形幅图相比较,他们有什么变化?,</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