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2
<p>教学内容:教材第18-20页圆柱和圆锥、练一练以及练习五的全部习题。</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p><p>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圆锥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p><p>3、能正确判断圆柱和圆锥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p><p>教具学具:</p><p>1、 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圆柱和圆锥实物及模型。</p><p>2、 学生准备圆柱和圆锥实物以及自制的圆柱和圆锥。</p><p>3、 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p><p>出示一组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p><p>提问学生: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p><p>师说明:这些形体有些是我们已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还有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体。 (板书课题)</p><p>二、教学新课</p><p>㈠认识圆柱的特征。</p><p>1、出示例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哪些是圆柱形的?</p><p>2、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p><p>3、请你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圆柱,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p><p>4、集体交流:</p><p>⑴上下两个面是面积相等的圆,叫做圆柱的底面。</p><p>⑵有一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p><p>⑶上下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p><p>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的直圆柱,我们叫它圆柱。</p><p>5、让学生动手量圆柱的高。</p><p>讨论:⑴怎样量更准确?</p><p>⑵如果我们换个地方量,它的高会变成多少?这说明什么?(圆柱的高有无数条)</p><p>6、师小结圆柱的特征。</p><p>㈡认识圆锥的特征</p><p>1、出示圆锥的实物,这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形的,简称圆锥。我们教材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p><p>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p><p>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p><p>4、集体交流:</p><p>⑴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p><p>⑵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p><p>5、测量圆锥的高。</p><p>⑴引导学生讨论:圆锥有几条高?</p><p>⑵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测量圆柱的高。(学生自己操作)</p><p>㈢比较圆柱和圆锥</p><p>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和圆锥学具,指出它们的底面和侧面。(练习五第1题)</p><p>三、巩固练习</p><p>1、完成练一练。</p><p>2、练习五第2题。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圆柱和圆锥,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p><p>3、开放练习,拓展延伸。</p><p>⑴将课前做的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快速旋转一周,观察并想象一下各能成什么形状?</p><p>⑵师演示。</p><p>⑶自己设计小旗的形状,旋转小棒观察并想象一下所形成的形状,在小组内交流。</p><p>四、课堂小结</p><p>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圆锥体和圆柱体有哪些特征?</p><p>《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反思</p><p>本课教学层次清楚,注重学生学法指导,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形体,圆柱和圆锥,接着让学生举生活实例,你在周围见过哪些这样的物体?然后由学生自主交流,观察自带的圆柱和圆锥,引导学生发现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由学生自己概括出特征.特别是教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只有一条,这两个知识点时,由学生通过测量它们的高,并经过对比,得出结论.让学生亲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p><p>但本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p><p>(1).课前检查没有做,如果在课前花1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立体图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把这种情绪带到新课的学习中,本节课的效果会更好.</p><p>(2).作业设计不科学,偏重操作,思维密度不强,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疲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