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确定位置第四课时实际测量
<p>教学内容:教材60~61页</p><p>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一些测量活动,掌握简单的室外工具测量和估测的方法,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p><p>重点难点:</p><p>1、学习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p><p>2、学会步测和目测,体验步测和目测的价值。</p><p>教学准备:卷尺、测绳、标杆</p><p>教学过程:</p><p>一、活动准备</p><p>1、检查学生所带的测量工具,各小组进行调剂。</p><p>2、明确室外活动的程序与要求。</p><p>二、室外活动</p><p>1、测量地面上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p><p>(1)讨论:如果要测量操场的长,但是没有这么长的卷尺,怎么办?</p><p>(2)怎么分段测量?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标杆)</p><p>怎么用标杆测定比较远的距离?</p><p>让一个小组示范,其他同学评议。</p><p>(3)各组测量,教师巡视指导。</p><p>提醒:要确保新加入的标杆与两端的标杆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标杆之间的距离要恰当,要保证能用卷尺或测绳等进行直接测量。</p><p>2、学习步测</p><p>(1)指出: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要求不十分精确时,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脚步进行测量,也就是步测。</p><p>(2)如果步测一段距离,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一步的长度,走的步数)</p><p>(3)估计自己一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p><p>(4)我们可以通过测算得到自己平均每步的长度。想想看,怎么测算比较准确?</p><p>引导学生测算自己一步的平均长度:让学生在50米上的跑道来回走几次,记下每次走的步数,然后算出平均走的步数,再算出平均每步的长度。</p><p>(5)根据自己的平均步长,步测学校操场的宽,再用工具测量,看看与步测的误差有多大。</p><p>3、学习目测</p><p>(1)在100米的跑道上,每隔10米插一根标杆,然后到一端看看10米、20米、30米的距离各有多远。你发现了什么?</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