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纳税问题
<p>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的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p><p>2.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p><p>3.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p><p>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p><p>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纳税的计算。</p><p>预习题:弄清什么是纳税?怎样纳税?纳税的意义是什么?(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询相关信息)</p><p>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纳税的一些资料;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p><p>教学过程:</p><p>一、认识、了解纳税(幻灯投影出示)</p><p>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p><p>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23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20236亿元。(进行纳税意识教育)</p><p>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p><p>二、教学新课</p><p>1.教学例2.</p><p>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学生读题。</p><p>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p><p>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p><p>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p><p>2.我们怎样计算呢?</p><p>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p><p>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p><p>3.做试一试</p><p>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p><p>生:先求2023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2023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p><p>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p><p>4.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p><p>三、同步练习</p><p>1.练习二的第1、2题。</p><p>指名学生读题,让学生说明算式里的每个数据的意思。</p><p>学生独立思考后练习,交流时请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答情况。</p><p>2.练习二第3题。</p><p>学生读题后,教师简单介绍个人所得税的知识。</p><p>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算式计算,然后交流。</p><p>四、拓展提高</p><p>1.练习二的第4题。</p><p>我国2023年10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收入2023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2023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p><p>不超过500元的 5%</p><p>超过500元~2023元的 10%</p><p>超过2023元~2023元的 15%</p><p>------</p><p>李明的妈妈月收入2023元,爸爸月收入2023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p><p>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纳税的收入是2023元吗?为什么?全班展开讨论李明妈妈的纳税的收入应为多少元?税率是多少?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023元,应纳税额为多少?他的税率又是多少呢?</p><p>介绍分段纳税,最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李明的爸爸妈妈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p><p>五、课堂回顾</p><p>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p><p>六、布置作业</p><p>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3页</p><p>板书设计:</p><p>纳税问题</p><p>营业额5%=营业税</p><p>605%=3(万元)</p><p>爸爸月收入2023元,应分两段来纳税: 2023=900元</p><p>2023%=25元</p><p>900-500=400元</p><p>20230%=40元</p><p>25+40=65元</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