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鸡兔同笼”问题》
<p>教学目标</p><p>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p><p>2、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p><p>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与鸡兔同笼有关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p><p>教学过程</p><p>一、故事引入</p><p>教师: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p><p>出示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上面数,有35个头,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p><p>二、探究新知</p><p>1、教学例1:笼子里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p><p>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讨论。</p><p>汇报讨论的结果。</p><p>(1)、列表:</p><p>鸡876543</p><p>兔012345</p><p>脚161820222426</p><p>(2)、假设法:</p><p>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是82=16(只)脚,这样就比题目多26-16=10(只)脚。</p><p>因为刚才是把兔子当成鸡,一只兔子少算两只脚,那么多出的10只脚就有102=5(只)兔子。</p><p>因此,鸡就有:8-5=3(只)</p><p>(3)、用方程解:</p><p>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8-x)只。</p><p>根据鸡兔共有26只脚来列方程式</p><p>2x+(8-x)4=26</p><p>2x+84-4x=26</p><p>32-26=4x-2x</p><p>2x=6</p><p>x=3</p><p>8-3=5(只)</p><p>2、小结解题方法:</p><p>教师:以上三种解法,哪一种更方便?</p><p>小结:要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以采用假设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p><p>3、独立解决书中的趣题。</p><p>(1)、方程解:</p><p>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p><p>根据鸡兔共有94只脚来列方程式</p><p>2x+(35-x)4=94</p><p>2x+354-4x=94</p><p>140-94=4x-2x</p><p>2x=46</p><p>x=23</p><p>35-23=12(只)</p><p>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p><p>(2)、算术解:</p><p>假设都是鸡。</p><p>235=70(只)</p><p>94-70=24(只)</p><p>24(4-2)=12(只)</p><p>35-12=23(只)</p><p>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p><p>三、巩固与运用</p><p>1、完成教科书第115页做一做的第1题。</p><p>学生独立读题分析后,列式解答。鼓励用方程解。</p><p>2、完成教科书第115页做一做的第2题。</p><p>提问:根据图中你能了解什么信息?(一条大船乘6人,一条小船乘4人)</p><p>请同学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解释算术解的每步的算理)</p><p>68=48(人)</p><p>假设8条都是大船可坐48人。</p><p>48-38=10(人)</p><p>假设人数比实际的人数多10人。</p><p>多10人的原因是把部分的小船当成了大船,也就是每条小船多算了2人。多的10人除以每条船多算的人数,就是有多少条小船。</p><p>10(6-4)=5(条)</p><p>8-5=3(条)</p><p>这是表示有3条大船。</p><p>四、作业</p><p>练习二十六第一、二题。</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