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p>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及做一做</p><p>教学要求:</p><p>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p><p>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p><p>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p><p>教学重、难点:</p><p>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p><p>教具准备:</p><p>1.第56页情景图课件。</p><p>2.学生准备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画的白色小猫。</p><p>3.教师准备2个邮箱、麦当劳优惠卡和礼物。</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口算、夺红花</p><p>1.教师电脑出示口算题。</p><p>2+4= 1+5= 6-1= 2+2=</p><p>3+2= 4+3= 6-3= 7-2=</p><p>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你们想抢答吗?(给对的小朋友奖一朵红花。)</p><p>二、教学例题</p><p>(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p><p>1.激发兴趣</p><p>师:小朋友,你们想见机器猫吗?今天啊,机器猫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但他给小朋友设了三关,你们必须闯过三关,才能见到机器猫,它还要送给你们礼物呢!</p><p>评:教师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机器猫设置的三关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p><p>2.采访学生</p><p>师:老师想采访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动物?</p><p>(猫、狗、小白兔等)</p><p>你们喜欢恐龙吗?</p><p>(教师走到小学生中进行采访)</p><p>(二)教学例1、例2</p><p>1.闯第一关(电脑出示)</p><p>(1)师:我们来闯第一关,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你的同桌。</p><p>(电脑出示:在大森林里来了6只蓝恐龙,2只 红恐龙。)</p><p>学生汇报</p><p>(2)提问题</p><p>师:你们认识?是什么符号吗?(电脑出示?)有问号在说明小恐龙有问题了,你们回答出问题就能和小恐龙成为好朋友,愿意吗?</p><p>①、请看第1题: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解决吗?</p><p>●学生提出:6只蓝恐龙和,2只红恐龙,合起来是多少?</p><p>●师:谁来列式帮她解决?</p><p>●汇报(6+2=8只 2+6=8只)</p><p>师:为什么要用加法算?</p><p>(小组交流、汇报)</p><p>学生提出:一共8只恐龙,有6只蓝恐龙, 有几只红恐龙?</p><p>师:谁来帮他?</p><p>汇报(8-6=2只)</p><p>师: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组交流)</p><p>汇报</p><p>●学生提出:一共8只恐龙,有2只红恐龙,还有几只蓝恐龙?</p><p>列式(8-2=6只)</p><p>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幅恐龙图我们一共列出了几道算式。(4道)</p><p>评:教师设计了形象直观而又蕴含数学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变让我学为我要学。本环节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个体潜能,进行小组合作式探究,寻找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合作意识。</p><p>②、请看第2题:请小朋友试着把四道算式写在纸上。</p><p>汇报、板书:6+2=8 8-6=2 读算式</p><p>2+6=8 8-2=6</p><p>③、请看第3题: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6+2=8 2+6=8呢?</p><p>(小组交流)汇报</p><p>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因为6和2组成8,所以6+2=8 2+6=8。</p><p>④请看第4题:请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知道8-6=2 8-2=6?</p><p>汇报</p><p>师:你们真聪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恐龙成为了好朋友,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来唱、来跳《找朋友》。</p><p>2.闯第二关</p><p>学生摆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p><p>师:请看圆片图,试着一下写出四道算式。</p><p>汇报板书:7+2=9 9-7=2</p><p>2+7=9 9-2=7</p><p>问:女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7+2=9 2+7=9?</p><p>男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9-2=7 9-7=2?</p><p>请讲给同桌听。</p><p>小结: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只恐龙?(8只)</p><p>你们共摆了几个圆片?(9个)</p><p>你们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几和几的加减法。(板书:8、9的加减法。)</p><p>3.课中操</p><p>4.闯第三关</p><p>电脑出示:5+3= 8-3=</p><p>3+5= 8-5=</p><p>师:不用摆,请小朋友说出这四道题的得数?</p><p>汇报</p><p>师:请你挑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知道得数的?讲给同桌听。</p><p>学生交流、汇报。</p><p>评:第二关、第三关,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自己去说,自己解答,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p><p>5.小结:你们用智慧闯过了三关,看机器猫来了,它给你们带来了礼物(在抽斗里),高兴吗?</p><p>三、游戏活动</p><p>1.邮递员</p><p>信有:6+2= 8+1= 9-1= 4+5=</p><p>1+7= 7+2= 3+6= 8+1=</p><p>师:老师有两个邮箱,一个是8号邮箱,另一个 是9号邮箱,拿信的小邮递员要算出信上的得数,就投进几号邮箱。</p><p>2.给小猫涂色</p><p>师:得数是8的涂成黄色,得数是9的涂成蓝色。小组合作,看哪个组涂得又快又好。</p><p>3.麦当劳</p><p>师:这棵树上有你们喜欢的汉堡、奶酪,你们想要吗?你要算出你吃的东西要多少钱,老师就奖给你一张麦当劳优惠卡。</p><p>评: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轻松愉悦地掌握新知,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p><p>总评: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原则。</p><p>1、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小动物,通过设计三关,使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了课堂情趣。</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