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05:39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年、月、日》教案

<p>教学内容:</p><p>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的《年月日》。</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有关知识。</p><p>2.通过观察讨论、自学课本、实践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p><p>3.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p><p>教学重难点:</p><p>教学的重点是获得较长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p><p>教法:</p><p>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引导--探索--发展这一教学模式并利用计算机课件辅助本节课的教学。</p><p>计算机课件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p><p>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电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还处在发展中,同时我希望通过这堂课抛砖引玉,促进我校电化教学的发展。</p><p>学法:</p><p>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以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决疑问的方式,这才使自己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点拨得到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景(歌曲导入)</p><p>这部分我用课件出示过生日的场景音乐动画(生日歌伴随Flash动画)。通过提问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吗?引出课题并板书。我这样引入的目的是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顺利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做了思维上的准备。</p><p>二、自主探究:</p><p>1、学生通过网络课件寻求年、月、日形成的原因。分别说说自己的见解,从而构建出年、月、日形成的自然现象。</p><p>2、认识年历</p><p>这是一张2023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出示问题,分组探究。)</p><p>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相同吗?有几种情况?</p><p>一年中有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p><p>说明:我们把有31天的那个月叫大月,有30天的那个月叫小月,二月是个特殊的月份。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p><p>3、记住大月、小月</p><p>哪个月是31天?哪个月是30天?怎样记住一年的大月、小月?</p><p>(1)左拳记忆法</p><p>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82页,看下面的一段话:要知道哪个月有多少天┄┄(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数)。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p><p>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p><p>(2)儿歌记忆法</p><p>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p><p>带领学生读儿歌。</p><p>4、认识平年、闰年</p><p>2023年各月的天数我们知道了,那么别的年份各月的天数是不是这样呢?(出示20232023年的日历表)同学们可以清楚看到:不论哪一年,每年都有12个月。</p><p>提问:不同的年份,一月的天数变化了没有?其它月份呢?</p><p>概括:每一年的12个月中,都有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份天数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在所不同,我们把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p><p>课件出示:大小月形成的原因(故事描述)</p><p>提问:二月份的天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平年、闰年。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p><p>请同学们探索(课件:闰年解说)使学生理解通常每四年一闰的道理。</p><p>5、课件出示练习:</p><p>下表(2023--2023),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根据年份发现什么规律?</p><p>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探访四年一闰的规律,并通过计算、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是闰年。同时用Flash课件帮助学生合理理解通常和一般。</p><p>6、师生总结。</p><p>提醒学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另外,我对本课进行了拓展,告诉学生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还有很多,并利用课件告诉他们百年不闰的道理,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或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p><p>教后记:</p><p>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的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我采取目的明确、灵活机动、优化组合的教学方法,为顺利发展学生的认知潜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把数学教学模式确定为引导--探索--发展。在设计上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p><p>1、课前搜集资料。</p><p>课前先让学生搜集近几年的年历卡以及有关年、月、日的小知识,通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对年、月、日的知识产生好奇。</p><p>2、研究资料、探讨新知。</p><p>通过学生观察年历卡,小组研究获取知识,这样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学习的机会,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p><p>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p><p>先进行基本练习,加以深化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认识,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年、闰年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作用在于引导得法,学生的作用在于教与学的协同,引与探的融合。</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年、月、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