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05:37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p>教学目的:</p><p>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p><p>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p><p>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p><p>重 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 。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p><p>难 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p><p>关 键:采用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p><p>教 具:课件、米尺、学生尺 、线绳、各种小物体等。</p><p>教学过程:</p><p>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p><p>师:每组的纸上都画有一条小线段,你们能精确量出它的长度吗?试试看!1、学生分组活动。2、汇报: 量不出小线段的长度。</p><p>师:怎样才能量出小线段的长度?</p><p>生:要是知道一个小格是多长就能量出。</p><p>师:你想 怎样解决这个疑问?</p><p>生:看书。</p><p>师:请同学打开书60页,自学例1。</p><p>点评:有疑才有思,通过量线段这个小环节,教师故意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疑问,积极性非常高!</p><p>二、合作探究,形成规律。</p><p>师:谁能告诉老师一个小格是多长?</p><p>生:一个小格长1毫米。</p><p>师:你能具体说说是怎么规定的吗?</p><p>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p><p>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教师自制课件动态演示)。</p><p>师:这是一个放大的1厘米,咱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一边数,一边动态演示)这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2个小格是几毫米?5个小格是几毫米?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那么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p><p>师:量一量,一分硬币有多厚?</p><p>生:1毫米。</p><p>师: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p><p>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你身边的小物体的长度或厚度,要有分工,有记录,分工明确。</p><p>学生分组活动。</p><p>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p><p>师:当我们量的物体比较小或要求我们量的比较精确时要用毫米作单位,当要量比较长的物体时,就要用一个比毫米大的多的长度单位,想知道它是什么吗?打开书61页,自学例2。</p><p>( 1)学生自学。(2)学生汇报: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p><p>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p><p>继续以小组为单位,看看那些物体可以以分米作单位来量一量。(1)学生分组活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p><p>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量出3分米长度的绳子给大家看。</p><p>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些长度单位?</p><p>(大屏幕出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p><p>师:观察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吗?这节课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出题考考你好吗?</p><p>点评:在新授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实践操作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比如以毫米、分米为单位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且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很好。</p><p>三、巩固练习</p><p>1、填合适的长度单位。</p><p>(1)蜡笔长6( )。 (2)跳绳长2( )。</p><p>( 3 )课桌高7( )。 (4)粉笔长75( )。</p><p>(5)别针长34( )。 ( 6)小红身高120( )。</p><p>2、判断</p><p>(1)小名身高134米。( ) (2)一根绳长15分米。( )</p><p>(3)一块橡皮厚1米。( ) (4)10分米=1厘米。 ( )</p><p>3、儿歌</p><p>长度单位真不少,米、分米、厘米和毫米。</p><p>有的长,有的短, 有的不长也不短。</p><p>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p><p>一定要:牢牢记,灵活用。</p><p>点评:在巩固练习阶段 ,采用了学生喜欢的一些形式,如:选择、判断、儿歌等,既检验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寓乐。</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