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05:37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

<p>教学内容: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教材第105一107页,练习二十六)。</p><p>教学要求:</p><p>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及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以及等式与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p><p>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依据、步骤和书写格式,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p><p>教 具:</p><p>教学天平、小黑板。</p><p>学 具:</p><p>自制的简易天平、定量方块。</p><p>教学步骤:</p><p>一、复习</p><p>1.根据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说出求下面各数的方法。</p><p>(1)一个加数=( )○( )</p><p>(2)被减数=( )○( )</p><p>(3)减数=( )○( )</p><p>(4)一个因数=( )○( )</p><p>(5)被除数=( )○( )</p><p>(6)除数=( )○( )</p><p>2.求未知数X(并说说求下面各题X的依据)。</p><p>(1)20十X=100 (2)3X=69</p><p>(3)17X=0.6 (4)x5=1.5</p><p>二、新授</p><p>1.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p><p>(1)出示天平,介绍使用方法(演示)后,设问:</p><p>在天平两边放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p><p>(两边的物体同样重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p><p>(2)演示:在左边放两个重物各20克和30克,右边砝码也是50克,让学生观察,天平是平衡的。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p><p>板书:20十30=50</p><p>指出: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等式。</p><p>(并板书)等式: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的相等关系,即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p><p>(3)教学例2(课本105页)。</p><p>①教师继续演示,调整,在左盘放一20克的重物和一个未知重量的方块,右盘里放一个100克重的砖码。(如教材105页第二幅图)让学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指针正好指在刻度线中央,天平是平衡的),那么也就说明了这个天平左右两边的物体的重量相等。怎样用等式表示出来呢?</p><p>板书:20+?=100</p><p>②等式20+?=100中的?是未知数,通常我们用X来表示,那么上面的等式可写成 (板书)20十X=100</p><p>③比较:等式20+X=100与等式20+30=50有什么不同?(含有未知数)教师指出,20+X=100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p><p>④想一想:X等于多少,才能使等式20+X=100左右两边相等?(未知方块重80克时才能使天平两边的重量相等,即X=30)</p><p>(4)教学例3(课本106页)。</p><p>出示教材第106页上面的例图的放大图,并根据图意写出等式。设问:</p><p>①图中每个篮球的价钱是X元,3个篮球的总价是多少元?(3x)</p><p>②依图示(看图)表明3个篮球的总价(3x)是多少元?(234元)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怎样的等式表示出来?</p><p>(板书)3X=234</p><p>③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含有未知数)当X等于多少时,这个等式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X=78)</p><p>(5)方程的意义:</p><p>综合观察以上三个等式,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p><p>20+30=50一般的等式</p><p>20+X=2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p><p>3X=234 称之为方程</p><p>(板书)像20+x=100 3X=234 X10=35 X12=5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p><p>①根据方程的含义,方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未知数,二者缺一不可。)</p><p>②方程与等式之间是什么关系?(是方程就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也就是说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p><p>(6)练一练(指名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教材第106页做一做。</p><p>2.学习解简易方程。</p><p>(i)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设问:①看教材第107页,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p><p>(板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p><p>例如:X=80是方程20+X=100的解;</p><p>X=78是方程3X=234的解。</p><p>(板书)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p><p>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p><p>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等于多少时能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而解方程是指求出这个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因此方程的解是解方程过程中的一部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p><p>(2)教学例1:</p><p>解方程X一8=16</p><p>①教师指出:我们以前做过一些求未知数X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解方程,以前怎么解,现在仍然怎么解,只是在格式要求方面增加了新的内容。</p><p>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推想过程:题中的未知数X相当于什么数?(被减数)怎么求被减数?(减数十差)</p><p>(板书)解方程X一8=16</p><p>解::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p><p>X=16十8(与原来学过的求X的思路相同)</p><p>X=24</p><p>检验:把X=24代人原方程</p><p>左边=24一8=16,右边=16</p><p>左边=右边</p><p>所以X=24是原方程的解。</p><p>总结有关的格式要求:</p><p>①做题时要先写上解字。</p><p>②各行的等号要对齐,并且不能连等。</p><p>③方框里的运算根据可以不写。</p><p>④验算以检验的形式出示,有固定的格式。解方程时,除了要求写检验以外,都要口算进行检验,防止走过场。</p><p>指导学生看教材第105一107页。</p><p>三、巩固</p><p>1.教材107页做一做。</p><p>2,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2题。</p><p>四、练习</p><p>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3~5题。</p><p>作业辅导</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