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解比例教案
<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p><p>2.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p><p>教学重点</p><p>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p><p>教学难点</p><p>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p><p>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准备</p><p>(一)解下列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p><p>2 =89</p><p>(二)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p><p>(三)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p><p>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p><p>(四)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p><p>3∶8=15∶40</p><p>二、新授教学</p><p>(一)揭示解比例的意义.</p><p>1.将上述两题中的任意一项用 来代替(可任意改换一项),讨论:如果已知任何三项,可不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说明理由.</p><p>2.学生交流</p><p>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把它改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形式,通过解已学过的方程,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p><p>3.教师明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p><p>(二)教学例2.</p><p>例2.解比例 3∶8=15∶</p><p>1.讨论:如何把这个比例式变为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数的解.</p><p>2.组织学生交流并明确.</p><p>(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3 =815.</p><p>(2)改写时,含有未知项的积一般要写在等号的左边,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求解.</p><p>(3)规范并板书解比例的过程.</p><p>解:3=815</p><p></p><p>=40</p><p>(三)教学例3</p><p>例3.解比例</p><p>1.组织学生独立解答.</p><p>2.学生汇报</p><p>3.练习:解下面的比例.</p><p>=∶ = ∶</p><p>三、全课小结</p><p>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可.</p><p>四、巩固练习</p><p>(一)解下面的比例.</p><p>1.2.3.</p><p>(二)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p><p>1.5和8的比等于40与 的比.</p><p>2. 和 的比等于 和 的比.</p><p>3.等号左端的比是1.5∶ ,等号右端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p><p>五、布置作业</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