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教案
<p>教学目的</p><p>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出应用题中所涉及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p><p>2.通过复习,能够使学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p><p>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p><p>教学重点</p><p>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p><p>教学难点</p><p>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准备.</p><p>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p><p>(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p><p>(2)总价一定,每件物品的价格和所买的数量.</p><p>(3)小朋友的年龄与身高.</p><p>(4)正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表面积.</p><p>(5)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p><p>谈话引入:我们今天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p><p>(板书: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p><p>二、探讨新知.</p><p>(一)教学例5(用比例解答下题)</p><p>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p><p>1.学生读题,独立解答.</p><p>2.学生反馈:</p><p>3.分析:</p><p>(1)为什么需要用正比例解答?</p><p>(2)12和要求的天数之间有什么关系?</p><p>4.小结:我们在做题时,根据注意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不仅需要判定运用什么比例方法,而且还要注意找准题目中的对应关系.</p><p>(二)反馈.</p><p>1.某车队运送一批救灾物品,原计划每小时行60千米,6.5小时到达灾区,实际每小时行了78千米.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p><p>2.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比为4∶3.大齿轮有36个齿,小齿轮有多少个齿?</p><p>三、巩固反馈.</p><p>1.一张大纸,如果裁成长36厘米,宽26厘米的小纸张,可以裁成28张;如果裁成长18厘米,宽13厘米的小纸张,可以裁成多少张?</p><p>2.某车间有男工25人,女工20人.如果男工增加15人,要想使男工和女工人数的比不发生变化,女工应该增加多少人?</p><p>3.一项工程,10人去做24天可以完成;如果每人的工作效率不变,现在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多少人?</p><p>4.两个底面半径相等的圆柱体,第一个圆柱的高是第二个圆柱高的.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是60立方米,第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p><p>四、课堂总结.</p><p>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