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05:17

四年级数学教案:步测和目测

<p>教学目标</p><p>1.了解的方法.</p><p>2.能够进行简单的.</p><p>教学重点</p><p>用步测测量距离的方法.</p><p>教学难点</p><p>的准确性.</p><p>教具学具准备</p><p>卷尺、标杆5根.</p><p>教学步骤</p><p>一、铺垫孕状.</p><p>1.口算</p><p>7.20.12</p><p>0.202300</p><p>0.87-0.49</p><p>530+270</p><p>5.61.01</p><p>4.23.5</p><p>3.9+2.03</p><p>26.1-3.5-7.5</p><p>2.计算(1) 2023+20233 (2)(300+22.55)+14.9</p><p>3.五年级三个班去植树.五一班栽了53棵,五二班栽了50棵,五三班栽了47棵.这三个班平均每班栽树多少棵?</p><p>二、探究新知.</p><p>1.导入 .</p><p>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测量工具来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当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准确时,也可以用的方法.板书:</p><p>2.步测.</p><p>(1)请大家看书115页第二段.</p><p>(2)互相讨论.提问:你知道了什么?</p><p>(3)汇报.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p><p>①步测是由人走步,然后通过所走的步数计算一段距离的长度的方法.</p><p>②用步测的方法测量距离时,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一步指两脚尖间的距离.板书:1.走一步的长度</p><p>③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需要以下几个步骤.</p><p>用测量工具量出几十米的一段距离.</p><p>板书:(1)量一段距离</p><p>用均匀的步子沿着直线走上三、四次,记好每次走的步数.</p><p>提问:为了测得比较准确,走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p><p>引导学生回答:要按照平时迈步的大小,迈步要均匀,防止步子忽大忽小,向前走时,尽量直线行进等.</p><p>板书:(2)反复三、四次</p><p>根据每次走的步数,算出平均每次走多少步.</p><p>板书:(3)算平均步数</p><p>根据这段距离的长度和每次的平均步数,求出走一步的平均长度.</p><p>板书:求平均步长</p><p>3.教学例1.</p><p>出示例1:沈强走50米的距离,第一次走79步,第二次走81步,第三次走80步.他平均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p><p>(1)读题理解题意.重点理解50米与79步、81步、80步的关系.使学生理解三次走的距离不变,步数却不相同.</p><p>(2)指名板演.提示:可以分步解答,除不尽得数保留两位小数.</p><p>(3)订正.提问:①79+80+81表示什么?</p><p>②(79+80+81)3表示什么?</p><p>③2023=0.63表示什么?</p><p>4.教学例2.</p><p>出示例2:张健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0.64米,他从操场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共走了125步.这个操场大约有多少米长?</p><p>(1)读题,理解题意.提问:求要测量的这段距离的长度,除了知道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以外,还要知道什么条件?</p><p>引导学生明白还要知道要测这段距离一共走了多少步.</p><p>板书:2.所测距离的步数.</p><p>(2)学生试做.订正.</p><p>5.练习:你一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实际测算一下.</p><p>教师先在操场上测出50米的一段距离.让学生用均匀的步子走3次.根据结果,完成下表.</p><p>姓名</p><p>测量距离</p><p>第一次步数</p><p>第二次步数</p><p>第三次步数</p><p>平均步数</p><p>平均步长</p><p>6.目测.</p><p>(1)导入 .战场上解放军战士对敌射击或投弹时,要确定两地的距离,能不能用卷尺去测量?能不能去步测?这时就要用目测估量距离.因此,目测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用途.</p><p>(2)什么叫目测?学生试说.(用眼睛来估量一段距离的长度)</p><p>(3)初步介绍目测的方法.</p><p>①设标.用卷尺量出500米的一段距离.每隔10米分别插上杆标,让同样高的学生分别站在10米、20米、30米、40米、50米的地方.</p><p>②练习目测固定距离.</p><p>观察实际距离是10米、20米有多远,从不同方向,反复数次.使学生体会出相距10米、20米远的人或物体的大小,以及分别到自己所站的地方这段距离的远近.</p><p>③估测.去掉标杆和人,让学生估测10米、20米距离.</p><p>④观察图片:参照图.帮助学生了解相隔200米,500~600米、700~800米处人的大小和轮廓.</p><p>(4)小结.</p><p>目测时,有时受地形影响造成错觉.如:开阔的地方,容易把长距离估测得偏短,狭窄的地方,容易把短距离估测得偏长.因此,需要长期积累,反复练习.</p><p>三、巩固发展.</p><p>1.在操场上选两个固定点,让学生目测一下它们的距离,再用测量工具量出这段距离,看一看,目测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差多少.</p><p>2.选择50米以内的一段距离,先目测,再步测,然后用工具测量.最后比较目测和步测的结果与用工具测量的结果各相差多少.</p><p>提醒学生计算时参照做一做的计算结果.</p><p>3.用步测量出操场或一块长方形地的长和宽,并求出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p><p>可以选择篮球场地.如两篮球架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先目测,再步测,然后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根据测量结果填好下表,最后进行评比,看谁的答案量接近准确值.</p><p>测量距离记录</p><p>(1)目测结果与工具测量结果相差米</p><p>(2)步测结果与工具测量结果相差米</p><p>4.步测一下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距离.(课外完成)</p><p>四、全课小结.</p><p>进行步测时需要先知道什么?怎样才能知道?</p><p>五、布置作业 .</p><p>李新沿80米长的直路走了四次,第一次124步,第二次125步,第三次126步,第四次125步.照这样的步子,他从学校到家走了500步.他家离学校大约有多远?</p><p>六、板书设计</p><p>1.走一步的长度:</p><p>①量一段距离</p><p>②反复三、四次</p><p>③算平均步数</p><p>④求平均步长</p><p>2.所测距离的步数</p><p>探究活动</p><p>走一走 看一看</p><p>活动目的</p><p>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方法.</p><p>活动准备</p><p>卷尺.</p><p>活动过程</p><p>1.教师指名叙述的方法.</p><p>2.学生按照所讲方法实际测出自己每步的大小.</p><p>3.先目测一段指定距离,再步测这一段距离,并做好每一次记录,最后通过卷尺的测量出准确的距离,评出的最接近实际距离的学生,并加以表扬.</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教案:步测和目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