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05:04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6的乘法口诀

<p>教材分析:</p><p>表内乘法是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的基础。《6的乘法口诀》既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掌握口诀比较容易,但随着数量的增大,熟记和应用口诀是比较困难的。6的乘法口诀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基本上和4的乘法口诀相同。学生已经有了2~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基础,因此,教材只给了学生探究的情景图,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也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自主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为后继学习7、8、9的乘法口诀奠定了基础。</p><p>教学对象分析:</p><p>低年级儿童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在基础知识教学中直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知识。如让学生在游玩的形式下学习,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小研究、小游戏、小竞赛等等,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主动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p><p>教学目标:</p><p>1、 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产生,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p><p>2、 能正确、熟练地运用6的乘法口诀。</p><p>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p><p>4、 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快乐。</p><p>教学重点:理解6的乘法口诀,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p><p>教学难点:探究和记忆6的乘法口诀。</p><p>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三角形。</p><p>教学过程:</p><p>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p><p>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p><p>1、谈话引入:</p><p>今天,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欢乐岛参观和游戏。想去吗?</p><p>2、乘车(口算对了就可以上车)</p><p>54 14 23 三五( )</p><p>21 四四( ) 25 33</p><p>二、创设情景,探究6的乘法口诀。</p><p>(录音:欢迎光临欢乐岛,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玩拼图游戏,好吗?)</p><p>1、摆小鱼。</p><p>(1)看小精灵拼小鱼。</p><p>(2)每人摆一条,一个6人小组一共摆6条。</p><p>2、小结:同学们都用灵巧的小手拼摆了这么可爱的小鱼。现在一起来统计一下你们小组用三角形的个数。</p><p>3、电脑出示统计表:</p><p>鱼(条) 1 2 3 4 5 6</p><p>△(个)</p><p>①这个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小鱼的条数,第二行是用三角形的个数。</p><p>②刚才一条小鱼用了( )个三角形?(6个),2条小鱼呢?看着你们6人小组桌面上的小鱼,3条、4条、5条、6条呢,各用了几个小三角形?把统计的数据填在书上61页的这个统计表上。</p><p>③学生汇报统计的数据。抽一个问:你是怎样想的?</p><p>4、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题目,我们可以用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来计算,是?</p><p>5、先计算一个同学用的三角形,(指黑板上一条小鱼)这里1个6,用乘法表示是什么?</p><p>6、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得数是6,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一六得六)</p><p>7、两个同学用了几个三角形,可以写什么乘法算式?你能用一句乘法口诀记住答案吗?(二六十二)</p><p>8、3条、4条、5条、6条鱼,你会用乘法算吗?请翻开书61页,参考上面的统计表,写出乘法得数和乘法口诀。</p><p>9、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抽一句口诀说说表示什么意思?</p><p>10、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全班读一次口诀。</p><p>11、观察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交流。</p><p>(学生汇报)①按顺序, ②得数一个比一个加多6, ③不满十的要写个得字。</p><p>三、参与游戏,记忆口诀,尝试应用。</p><p>1、参观数学研究基地</p><p>(1)一段录音:这是一个数字化智能工作室,这里有一台数字电视,只要全班同学坐端正,眼睛注视着电视机,一起说:一、二、三,开!它就会自动开。</p><p>(2)第一个节目:小精灵明明表演背口诀。一段录音:看我表演吧,一六得六你能背得比我快吗?</p><p>①谁想挑战她?给你们2分钟自己准备。</p><p>②学生个别与小精灵同时背口诀,比比谁快。其他同学竖起小耳朵听听他背得对不对。</p><p>③小结:刚才背口诀的时候,你觉得哪个是比较难记的呢?其他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记住?</p><p>④如果我忘记了四六多少,但我记得三六十八,这个三六十八对我有帮助吗?</p><p>⑤小组比赛。小组内接力背口诀。又快又对的小组得到一朵花。</p><p>⑥同学们都很合作,如果我任意说一句口诀的前半句,你能说出后半句吗?</p><p>师生对口令 生生对口令</p><p>(3)第二个节目:摆六边形(教材62页做一做)</p><p>摆一个六边形要用6根小棒。如果摆2个要用几根?摆3个呢? 6个呢?你是怎样算的?</p><p>(4)第三个节目:算一算(教材62页第1题)</p><p>先做左边两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再翻开书62页全部完成,汇报答案。</p><p>63+6= 64+6= 65+6=</p><p>64= 65= 66=</p><p>2、参观苹果园(教材第62页第2题)</p><p>(课件显示)口算得数,算对得数可以摘到苹果。</p><p>3、参观采蜜园</p><p>(1)在花园里,我们看到了勤劳的(蜜蜂)</p><p>(2)你知道一只蜜蜂有几条腿吗?</p><p>两只呢?三只呢你是怎样算的?</p><p>(3)拍手唱儿歌:一只蜜蜂6条腿,两只蜜蜂12条腿,三只蜜蜂18条腿,四只蜜蜂24条腿,五只蜜蜂30条腿,六只蜜蜂36条腿。</p><p>(4)遮住答案,再唱一次。(机动)</p><p>四、联系生活,拓展运用。</p><p>1、去坐小火车</p><p>(1)买票。每人6元,4个人要多少钱?你是怎样算的?</p><p>(2)小火车开一次只能坐6个人,开两次能坐多少个人?如果有24个人要坐,小火车要开几次?(机动) 62= 6( )=24</p><p>2、联系实际谈应用。</p><p>我知道二(1)班的小朋友最善于观察身边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周围,你遇见过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吗?请举例。</p><p>我们课后可以继续去留意一下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p><p>五、回顾总结</p><p>今天我们去欢乐岛学了什么?都能记住了吗?以后我们还会学到7、8、9的乘法口诀。</p><p>高兴地说:想!</p><p>口答得数,说出口诀。</p><p>跃跃欲试</p><p>倒出信封里的三角形,拼小鱼。</p><p>观察、理解统计表的意思。</p><p>观察小组里面的小鱼,直观地数出或计算出用三角形的个数。填在书上。</p><p>学生汇报数据。</p><p>想起用乘法解决解决问题。</p><p>学生答:16或61。</p><p>26或62, 二六十二。</p><p>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填。</p><p>说说口诀的意思。</p><p>齐读口诀。</p><p>小组交流,发现规律。</p><p>汇报规律。</p><p>坐端正,注视着电视机,齐说:一、二、三,开!</p><p>看小精灵表演,跃跃欲试。</p><p>各自背口诀准备。</p><p>跟小精灵比赛背口诀。</p><p>谈谈背口诀的感受。提出难点,解决难点。</p><p>可以用18+6的方法等等。</p><p>小组比赛(接力赛)</p><p>参与游戏(对口令)</p><p>口答需要的小棒根数,一个说说算法。</p><p>计算,观察、思考,发现规律。</p><p>运用规律,提高计算速度。</p><p>口算得数摘苹果。</p><p>用口诀计算蜜蜂的腿。</p><p>唱儿歌,熟记口诀。</p><p>不看答案,与教师对唱。</p><p>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p><p>运用口诀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p><p>列举生活中用到6的乘法口诀的例子。 如:教室里面的六人小组,每组6张凳子</p><p>回顾总结,说说学习的感受。</p><p>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p><p>在情景中复习运用2~5的乘法口诀。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p><p>动手操作,加深理解。让学生直观地用以前的方法统计数据。</p><p>6个人一个小组摆小鱼,既省时,又高效。又为小组内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机会。</p><p>学生自主统计出来的数据为后面编乘法口诀作准备。</p><p>让学生从用加法算得数 自然地过渡到用乘法计算,用乘法口诀记得数。是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p><p>本环节为学生创设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探究学习的成果。</p><p>用自主发现的规律来记忆口诀,提高记忆的效率。</p><p>数字电视起到课堂调控的作用;另一方面,电视机里充满着神秘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p><p>小孩子都喜欢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喜欢超越别人。针对这些心理特征,鼓励小朋友们挑战小精灵背口诀。让他们自主地,快速地记忆口诀。</p><p>孩子们自主地提出难点,通过同伴的帮助解决难点。</p><p>优化记忆方法。</p><p>在游戏和比赛中通过有序的背和无序的对口令,加深记忆口诀,以便日后正确灵活地运用口诀。</p><p>尝试运用口诀解决问题。</p><p>让学生自主地发现规律,提高计算速度。</p><p>让学生在喜欢的游戏中提高6的乘法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p><p>让学生唱唱儿歌,加深记忆,调节课堂气氛。</p><p>设置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p><p>提出问题,产生思维碰撞,提高运用的灵活性。</p><p>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延伸到课外,体现数学知识寓于生活,用于生活。</p><p>总结内化6的乘法口诀。</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6的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