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05:01

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教学

<p>一、教材内容</p><p>1、认识乘法2、乘法口诀(一)3、认识图形4、认识除法5、口诀求商(一)6、厘米和米7、位置与方向8、乘法口诀与口诀求商(二)9、时、分、秒10、观察物体11、统计与可能性12、期末复习</p><p>本册教材共安排五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p><p>二、班级情况分析</p><p>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p><p>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p><p>三、教学目标</p><p>1、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p><p>2、使学生理解1-6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p><p>3、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p><p>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p><p>5、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p><p>6、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p><p>7、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空间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常识,充分地观察、操作、判断、交流,在内容丰富的活动中体验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p><p>8、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p><p>9、看看、数数、算算,了解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初步形成1时、1分的观念。认读钟面上的时间。</p><p>10.感受秒,认识秒与分的关系10、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p><p>11、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p><p>四、重点、难点</p><p>重点:乘除法的计算及解决问题</p><p>难点:1、认识并使用常用的单位厘米、米</p><p>2、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p><p>3、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p><p>4、时、分、秒的认识</p><p>五、教学措施</p><p>1、学期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p><p>2、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p><p>3、加强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不落人后。</p><p>4、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