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01:18

初二上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

<p>一、四边形的相关概念</p><p>1、四边形</p><p>在同一平面内,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p><p>2、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p><p>3、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p><p>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p><p>四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p><p>推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p><p>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p><p>6、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多边形的对角线共有条。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能引(n-3)条对角线,将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p><p>二、平行四边形</p><p>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p><p>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p><p>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p><p>(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p><p>(2)平行四边形相邻的角互补,对角相等</p><p>(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p><p>(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p><p>常用点:(1)若一直线过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的中点是对角线的交点,并且这条直线二等分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p><p>(2)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p><p>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p><p>(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p><p>(2)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p><p>(3)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p><p>(4)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p><p>(5)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p><p>4、两条平行线的距离</p><p>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p><p>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p><p>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p><p>S平行四边形=底边长×高=ah</p><p>三、矩形</p><p>1、矩形的定义</p><p>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p><p>2、矩形的性质</p><p>(1)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p><p>(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p><p>(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p><p>(4)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对称中心到矩形四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对称轴有两条,是对边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p><p>3、矩形的判定</p><p>(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p><p>(2)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p><p>(3)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p><p>4、矩形的面积</p><p>S矩形=长×宽=ab</p><p>四、菱形</p><p>1、菱形的定义</p><p>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p><p>2、菱形的性质</p><p>(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边平行</p><p>(2)菱形的相邻的角互补,对角相等</p><p>(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p><p>(4)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对称中心到菱形四条边的距离相等);对称轴有两条,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p><p>3、菱形的判定</p><p>(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p><p>(2)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p><p>(3)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p><p>4、菱形的面积</p><p>S菱形=底边长×高=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p><p>五、正方形(3~10分)</p><p>1、正方形的定义</p><p>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p><p>2、正方形的性质</p><p>(1)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对边平行</p><p>(2)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p><p>(3)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p><p>(4)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对称轴有四条,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和对边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p><p>3、正方形的判定</p><p>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主要依据是定义,途径有两种:</p><p>先证它是矩形,再证它是菱形。</p><p>先证它是菱形,再证它是矩形。</p><p>4、正方形的面积</p><p>设正方形边长为a,对角线长为b</p><p>S正方形=a*a</p><p>六、梯形</p><p>(一)1、梯形的相关概念</p><p>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p><p>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p><p>梯形中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p><p>梯形的两底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p><p>2、梯形的判定</p><p>(1)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p><p>(2)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p><p>(二)直角梯形的定义: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p><p>(三)等腰梯形</p><p>1、等腰梯形的定义</p><p>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p><p>2、等腰梯形的性质</p><p>(1)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两底平行。</p><p>(2)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同一腰上的两个角互补。</p><p>(3)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p><p>(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一条对称轴,即两底的垂直平分线。</p><p>3、等腰梯形的判定</p><p>(1)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p><p>(2)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p><p>(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选择题和填空题可直接用)</p><p></p><p>七、有关中点四边形问题的知识点:</p><p>(1)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p><p>(2)顺次连接矩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p><p>(3)顺次连接菱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p><p>(4)顺次连接等腰梯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p><p>(5)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p><p>(6)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p><p>(7)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p><p>八、中心对称图形</p><p>1、定义</p><p>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p><p>2、性质</p><p>(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p><p>(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p><p>(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p><p>3、判定</p><p>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p><p>九、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关系图:</p><p></p><p>初二上册数学:第三章知识点初二上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初二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初二数学的六个学习技巧让你玩转数学提高初二数学从基础抓起初二数学该怎么学初二数学:数学的高效学习方法初二数学:初二一年数学很关键</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二上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