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新教材三上《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p>教学内容:</p><p>青岛版三年级上册66--68页第六单元信息窗3第1课时的第一个小红点和自主练习中的相关题目。</p><p>教学目标:</p><p>1、能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有质量的数学问题。</p><p>2、能正确分析各种数量关系,列出综合算式。</p><p>3、掌握含有乘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含有小括号的先减后乘的四则混合运算。</p><p>4、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p><p>教学重难点:</p><p>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弄清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会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p><p>教学准备:</p><p>多媒体课件。</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p><p>活动一:新课引入</p><p>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硕果累累。愿意继续和老师一起去果园里领略丰收的喜悦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p><p>(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出示信息窗3中的情境图片一)</p><p>活动二:提出问题</p><p>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p><p>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你能利用刚才的信息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吗?</p><p>生:同桌交流想法。</p><p>教师板书:</p><p>问题1:1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p><p>问题2: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p><p>对于学生提出第1题时,直接让学生口头列出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能提出用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引导提出第2个问题: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板书这个问题,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p><p>【设计意图:利用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继而进行计算教学,既给学生提供了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又让学生明白了计算来源于生活,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p><p>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p><p>(一)分析数量关系,确立解题思路。</p><p>1.把信息与问题连起来默读两遍。</p><p>2.你能自己来试着解决吗?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如有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忙!也可以同桌商量一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p><p>3.小组内交流想法,看看你们小组能用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