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59:56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减几》教案

<p>教学内容:</p><p>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84页例题1、例题2,第85页例题3;学习11减几的计算方法。</p><p>教学提示:</p><p>在操作学具中、画图中理解算法。</p><p>教学目标:</p><p>1.能借助巳有的知识主动探索、理解11减几的算理,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11减几的习题。</p><p>2.在探究11减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p><p>3.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教学重点:</p><p>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p><p>教学难点:</p><p>理解并理解11减几的计算方法。</p><p>教具准备:</p><p>课件;磁性数字卡片等</p><p>学生准备</p><p>学生准备口算卡片、小棒等 。</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p><p>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p><p>开门见山谈话法、谈话刺激法、复习巩固法等。</p><p>开门见山谈话法</p><p>师:同学们,今天起我们来学习第5单元的知识,有信心学好吗?</p><p>谈话刺激法导入</p><p>师:今天小聪聪同学碰到一个问题不会,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你们愿意吗?出示例题1的情境图导入新课。</p><p>【设计意图】用最简单易懂的方法迅速进入课题。不磨叽、无废话的导入就是好导入法。</p><p>复习巩固法</p><p>师:“今天小聪聪的弟弟调皮,把几道算式的一部分用纸片遮住了。弟弟对小聪聪说:“你要是知道我遮住的是什么,我就不调皮乖乖的。””小聪聪一看,很快就说出了遮住的数字。师用课件出示题目。</p><p>9+□=11 8+□=11</p><p>6+□=11 5+□=11</p><p>师:小聪聪可以,你们可以吗?</p><p>指名回答,并根据实际情况评议。……</p><p>【设计意图】虽然是复习巩固法,但是在这里加了一层“壳”,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壳,显得很生动活泼。</p><p>二、动手操作 探求新知</p><p>接着上面谈话刺激法继续教学</p><p>1.教学例题1。</p><p>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p><p>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评议。</p><p>预设</p><p>生:小女孩有11支铅笔,小男孩拿起2支。</p><p>师:要知道还剩多少支铅笔,应怎样列式呢?</p><p>学生列出算式:11-2。</p><p>师:这种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减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你在计算时遇到了哪些新的问题?</p><p>学生讨论后回答:11-2 中个位上的1减2不够减。</p><p>师:这种算式怎么算呢?我们怎么算呢?</p><p>以前我们用小棒代替来摆一摆,这个算式,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呢?</p><p>学生独立动手动脑思考算法。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p><p>师:谁愿意分享自己的算法?</p><p>指名回答。师生评议。如果有不同的算法,应该鼓励、表扬。</p><p>预设</p><p>① 连减法。</p><p>② 倒着数两个数。</p><p>③ 拆11为10和1,先用10去减。</p><p>④ 画图观察法。</p><p>⑤ 因为9+2=11,所以11-2=9。</p><p>师:孩子们真是让人佩服,想出了这么多计算11-2的方法。</p><p>⑥ 师:刚才xxx同学说的“拆11为10和1,先用10去减。</p><p>”是这样的。教师操作示范,学生观看。</p><p>打开一捆小棒,就是变一个十位10个1.个位上1减2不够减,把1个十变成10个1后就够减了。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11减几。</p><p>师:同学们看看书上哪一种方法和你想的是一样的。</p><p>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看情况选择是否指名说说算法。</p><p>【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课本。这样不但可以巩固自己的理解,还可以吸收不同的“算法营养”</p><p>2、教学例题2。</p><p>师:下面我们去看看小明遇到的数学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例2情景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些什么?学生回答。(略)</p><p>师:要算还剩多少个茶杯,怎么列式?引导学生说出:1-8。(教师板书算式)教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11-8得多少?</p><p>学生独立计算。</p><p>组织交流、汇报算法。</p><p>师:请你把自己的算法与大家交流交流吧。鼓励学生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能相互提问、质疑,提倡学生尽量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计算。</p><p>【设计意图】 提供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展示自我的平台,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p><p>3、教学例题3.</p><p>课件出示例题3.</p><p>师:美丽的小河边大山爷爷正在晒葫芦呢。说说你从图上都看到些什么?学生回答。(略)</p><p>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两个用减法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说出两个问题</p><p>师:怎样列式解决这两个问题?</p><p>引导学生说出:11-6,11-5。(板书这两个算式)</p><p>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两道题。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抽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教师:计算这两道题,我们都可以想哪个加法算式?实际上,一道加法算式能帮助我们计算两道减法习题呢。</p><p>三、巩固新知</p><p>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p><p>第1题分小棒说算式的活动,其目的除了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以外,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小棒被分成的两堆,有不同的感受,这同一图二式的观察方法基本相同。</p><p>第2题要求学生写11减几的算式并计算,从而更加熟练地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下面一排数字,然后在上面放上有磁性的数字卡片“11-”,并移动,让学生读出减法算式。这样学生就知道题目是怎样的了。</p><p>四、反馈练习</p><p>练习十七第1~5题。</p><p>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生完成后,师生评议。</p><p>第2题是11减几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后可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p><p>第3题要引导学生看懂图,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描述“?个”“?本”所表示的意义,再独立列式计算。可有多种列式方法。</p><p>第4题可能需要教师介绍题意。如果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情指导学生用学具帮助直观理解。</p><p>第5题可以指导同桌学生做一张点子图,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都可以做这个游戏。</p><p>五、课堂小结</p><p>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p><p>学生回答。</p><p>【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反思,鼓励学生和学生交流分享,学习和老师交流。</p><p>六、布置作业</p><p>课本第87页第6题,第7题,第8题。提醒学生“有困难的话,向家长、老师、同学请教。”</p><p>板书设计:</p><p>11减几</p><p>11-2=9</p><p>想:10-2=8 2+9=11</p><p>8+1=9 11-2=911-8=3</p><p>想:10-8=2 3+8=11</p><p>2+1=3 11-8=3</p><p>11-6=5 11-5=6</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减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