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众数教学计划进度表青岛版
<p>教学计划是老师为讲授新一课而做的教学设计和设想,编写要依据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数学网准备了八年级数学众数教学计划进度表,希望对大家有用。</p><p>一 教学内容:众数</p><p>教材第122 、123 页的内容及第124 、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p><p>二 教学目标</p><p>1 .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p>2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p><p>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p><p>三 重点难点</p><p>1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p><p>2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p><p>四 教具准备</p><p>投影。</p><p>五 教学过程</p><p>(一)激情导入</p><p>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p><p>(二)民主导学</p><p>1、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 。</p><p>师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p><p>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p><p>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p><p>生:( l )算出平均数是1 .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 475m 的比较合适。</p><p>( 2 )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 485 ,身高接近1 . 485m 比较合适。</p><p>( 3)身高是1 .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 52m 左右比较合适。</p><p>2、老师说明:上面这组数据中,1 . 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p><p>3 、师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p><p>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p><p>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p><p>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p><p>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p><p>5 、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 、2 、3 题。</p><p>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p><p>(三)检测导结</p><p>1、常规练习</p><p>(1)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4 题。</p><p>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p><p>指出:五(1 )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有两个众数,88 和87 ,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88 分和87 分的人同样多。而五(2</p><p>)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p><p>(2)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 题。</p><p>学生先独立计算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然后说一说用哪个数代表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p><p>(3)、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6 题。</p><p>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先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然后填在统计表中,再进行分析。</p><p>2、思维训练</p><p>小军对居民楼中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p><p>( 1 )计算出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p><p>( 2 )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 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p><p>(三)课堂作业新设计</p><p>1 .小明对本班15 名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拥有2 本的有1 人,拥有3 本的有2 人,拥有4 本的有4 人,拥有5 本的有3 人,拥有6</p><p>本的有5 人。根据以上调查的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p><p>拥有课外书本数</p><p>人数</p><p>( 1 )估算一下,这15 名同学平均拥有课外读物大约有几本?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p><p>( 2 )估算出这15 名同学拥有课外读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p><p>2 .小力对本单元10 户居民订报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没订任何报刊的有2 户,订1 份的有3 户,订2 份的有4 户,订3 份的有1 户。根据以上调查情况,</p><p>本单元居民订报刊情况统计表2023 年5 月</p><p>户数</p><p>每户订报刊份数</p><p>(1 )想一想,平均每户订报份数是在1 ? 2 之间吗?为什么?</p><p>( 2 )计算出这10 户居民订报刊份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p><p>(五)课堂小结</p><p>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数学众数教学计划进度表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