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59:24

八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教学计划表冀教版

<p>丰富的学习生活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接下来就是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教学计划表,希望会对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p><p>教学目标:</p><p>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及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p><p>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应用的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抽象思维。</p><p>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p><p>养成教育训练点:</p><p>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收集数据的能力。</p><p>教学重、难点:</p><p>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构建新知</p><p>(一)认识近似数</p><p>1、交流学生自主搜集的信息</p><p>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数据,搜集好了吗?请你们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将搜集的数据信息写在卡片上)</p><p>(1)小组交流</p><p>(2)全班汇报</p><p>数据信息的内容:</p><p>我们全家一年的总收入是6万多元。</p><p>我妈妈新买的毛衣是235元。</p><p>我们家一个月的用水量是8吨左右。</p><p>一盒蒙牛高钙奶是250ml。</p><p>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公里。</p><p>我们班的总人数是51人。</p><p>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报天气预报的时间大约是5分钟。</p><p>2023年一共有365天。</p><p>2、处理信息,建立数学模型</p><p>咱们班同学真是搜集信息的小能手,特别善于调查和发现生活中的数。请同学们观察你们自己搜集到的这些数据,他们有什么特点?你们能不能试着将它们分分类?</p><p>(1)小组讨论。</p><p>(2)全班汇报,说明理由。</p><p>学生分类的角度不同,但大部分学生会按是不是准确的数这一标准将这些数据分为两类:准确的数和大概的数</p><p>我妈妈新买的毛衣是235元。 我们全家一年的总收入是6万多元。</p><p>一盒蒙牛高钙奶是250ml。 我们家一个月的用水量是8吨左右。</p><p>我们班的总人数是51人。 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公里。</p><p>2023年一共有365天。 师:他这样分类对吗?(指大概的数)你们为什么说他们是些大概的数?</p><p>生:他们与实际的数很接近,但又不是准确的数,只表示一定的范围。</p><p>师小结:说得很好,这些数与实际的数值很接近、很类似,但又有一定的差异,像这样的数有一个特定的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p><p>生:近似数。</p><p>师:(板书:近似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近似数。</p><p>(二)了解近似数的作用</p><p>1、教师质疑,激发思考</p><p>师:(指黑板上的近似数)为什么这些情况要用近似数来描述呢?像沈阳的人口数、我国的领土面积为什么就不能用准确数来表示呢?</p><p>2、生生探讨</p><p>3、指名交流想法</p><p>生:人口数量大,人口普查肯定会产生误差,人口数没办法用准确数来表示。</p><p>生:人口数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可能今天统计的数据,明天就变了,所以根本不用特别准确。</p><p>生:我国领土幅员辽阔,有山川、有河流,测量起来很困难,有时要靠估测,国土面积肯定是个大概的数。</p><p>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有些情况很难、也没有必要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它,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围就足够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近似数。这也说明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p><p>(三)学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p><p>1、使学生了解,要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同的数位上取近似数。</p><p>(1)教师质疑,引导观察与思考。</p><p>师:老师也搜集到一些数据,一起看大屏幕。(图文并茂)</p><p>胡夫金字塔高约147米。</p><p>南京长江大桥长约2023米。</p><p>国家体育场能容纳约11万名观众。</p><p>师问:这些是什么样的数?</p><p>生:都是近似数。</p><p>师:胡夫金字塔高约147米,这个147为什么是近似数?</p><p>生:测量会产生误差,再说也没有必要精确到分米、厘米,甚至毫米。</p><p>师:那你们知道它是在哪一位上取的近似数吗?</p><p>生:个位。</p><p>师:那2023和11万这两个数呢?</p><p>生:2023是在百位上取近似数,11万是在万位上取近似数。</p><p>师:同样是近似数,为什么是在不同的数位上取近似数?你能不能结合所描述的情况和数的大小来分析一下?</p><p>师生共同总结:较大的数一般会在较高的数位上取近似值,较小的数一般会在较低的数位上取近似值;有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在某一数位上取近似值。</p><p>b. 使学生认识并掌握约等号的读写方法。</p><p>师:准确数和近似数之间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连接,你们知道是什么符号吗?</p><p>教师指导约等号的读写法。然后指名读式子:202364 ≈ 202360</p><p>c. 探究“五入法”</p><p>师:如果我们想把这个准确的数四舍五入到百位求近似数,结果是多少呢?</p><p>师生共同探讨。(探究过程同上)</p><p>教师强调:四舍五入到百位,要看百位后面的十位,把十位上的数同5作比较,比5大,要向百位进1,再把百位后面的数舍掉,不要忘记写两个0占位。</p><p>(也要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求近似数的过程,熟练方法。)</p><p>师:202300就是202364四舍五入到百位所得到的近似数。</p><p>d. 学生自己试做后两题。</p><p>指名汇报讲过程。最后一题强调:202300可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所以,还可写成202364 ≈ 15万。</p><p>e. 引导观察比较</p><p>师:(指四个式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约等号前面的数,和约等号后面的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p><p>生:约等号前面的数都是202364,约等号后面的近似数各不同。</p><p>师:同样是202364求近似数,为什么结果却不同呢?</p><p>生:因为根据要求,是在不同数位上取的近似数,所以结果不同。</p><p>师:所以我们在求近似数时一定要看准要求,要求在哪一位上取近似数,就舍掉哪一位后面的数。</p><p>f.总结方法</p><p>师:你能结合我们刚才完成这道题的收获,总结出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近似数的方法吗?</p><p>学生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p><p>二、实践应用,强化巩固</p><p>(一)基本练习</p><p>第1题:判断在情境中的数据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p><p>第2题:求下列数的近似数。</p><p>(这组练习题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p><p>(二)变式练习</p><p>括号里填几?</p><p>9( )846≈10万 64( )825≈64万 3( )202300≈4亿</p><p>(这组练习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灵活地应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p><p>(三)拓展练习</p><p>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述近似数。</p><p>出示两组情景:</p><p>①哥哥今年27岁;</p><p>②妈妈在苏宁电器买数码相机花了2023元。</p><p>提问:这里的数据还可以怎样来表述呢?引导学生用“大约”、“左右”、“接近”、“多一些”等不同的方式来表述。</p><p>(在这里突出打破了常规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教学计划表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教学计划表冀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