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59:12

《统计(一)》教学设计

<p>教学内容:</p><p>课本P94、95。</p><p>教学目标:</p><p>1、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p><p>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p><p>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p><p>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p><p>教学重点、难点:</p><p>1、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量)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p><p>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p><p>教学准备:</p><p>调查表、统计图、多媒体课件等。</p><p>教学设计:</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1"><tbody><tr><td width="120">活动内容</td><td width="264">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td><td width="72">设计意图</td><td width="48">时间分配</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20">一、兴趣导入</td><td valign="top" width="264">1、小朋友: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嘴馋的猴子。你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桃子、香蕉、饼干)今天猴子吃的就是饼干。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猴子吃的饼干是什么形状?(媒体出现猴子吃饼干) 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记住每种饼干的数量?学生讨论办法并进行汇报。 3、用你喜欢的、简单的方法记下来。</td><td valign="top" width="7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td><td valign="top" width="48">5</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20">二、探索新知</td><td valign="top" width="264">1、收集整理数据 (1)媒体出现给猴子吃饼干的画面,画面中配声音,学生根据情况进行统计完成统计表<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7%" align="left" border="1"><tbody><tr><td valign="top" width="1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0%"> </td><td valign="top" width="30%">10</td><td valign="top" width="33%">16</td><td valign="top" width="25%">8</td></tr></tbody></table>(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统计数量?(用颜色涂格子) (出示统计方格纸)请学生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试着涂一涂,完成统计图。(学生尝试活动,发现疑难:格子不够) (3)、探讨:格子不够怎么办?请每组小朋友共同研究研究。用你们想的办法试一试,看哪种方法好。 学生活动 反馈:请各小组上实物投影展示。 预计:A、学生把格子涂到外边去。(即往上涂) B、把不够的格子涂在左边或右边。 C、把不够的格子分开,即原来一个表示2个。(不能只是不够的一格表示2应全部都表示2。) 小朋友内交流不同的方法,讨论尝试发现:一格表示2个饼干比较合适。 (4)、演示:一格表示2块饼干,2格表示几块?3格表示几块?(依次出现数字)大家觉得这个方法行吗? (5)、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1格表示2块的方法在另一张统计图上再来画一画。 学生活动。 (6)、交流,展示。 师:用一格表示2块的方法我们终于画出了统计图。当统计的数很多时你觉得一格还可以表示多少? 3、看图提出并解答问题。 (1)、现在这张统计图能让人一眼就看明白了吗?你看明白了什么?谁来说?学生汇报。 (2)、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小结:小朋友用一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画出了这么清楚、这么漂亮的统计图,并且通过统计图还发现了许多的知识,你们真了不起。</td><td valign="top" width="72">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的方法,1格代表2个单位。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td><td valign="top" width="48">2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20">三、巩固深化,应用活动</td><td valign="top" width="264">(1)、创设情境:小朋友你想不想自己做一份调查? (2)、完成P97(2) 天气情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出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的气象标记。)这几种气象标记谁认得? (3)、这是一个地区11月份天气情况,出示97页第二题统计图:你们能帮助老师把这份结果用统计表表示吗? (4)、学生活动。 (5)、展示统计表,并说说是怎么涂的?为什么涂半格? (6)、分析统计表:从这份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td><td valign="top" width="72">进一步经历统计的过程,巩固对统计知识的认知。</td><td valign="top" width="48">1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20">四、课堂总结</td><td valign="top" width="264">今天你学得愉快吗?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你表现得怎样?</td><td valign="top" width="72"> </td><td valign="top" width="48">5</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20">五、作业</td><td valign="top" width="264">课本95页做一做</td><td valign="top" width="72"> </td><td valign="top" width="48"> </td></tr></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统计(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