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p>教案设计</p><p>设计说明</p><p>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通过创设认知冲突体会毫米产生的意义,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p><p>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p><p>学生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掌握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时,通过估、测、议,使学生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建立了已有知识和新知的联系。</p><p>2.在层层深入中建立长度观念。</p><p>在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时,通过试一试、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p><p>3.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p><p>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估测方法。</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 PPT课件、直尺</p><p>学生准备 1分硬币、电话卡、直尺、小棒</p><p>教学过程</p><p>⊙创设情境</p><p>1.你能估计一下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吗?</p><p>2.你能估计一下老师手中的粉笔有多长吗?</p><p>3.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有多长吗?1厘米呢?</p><p>4.你还记得1米等于多少厘米吗?</p><p>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顾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为毫米的学习作铺垫。</p><p>⊙探究体验</p><p>1.估计并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p><p>(1)出示课件,进行估计活动。</p><p>教师引导学生估计一下自己的数学书的长度、宽度、厚度。</p><p>(2)测量活动。</p><p>师:刚才大家估计的方法很棒。但现在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估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到底谁估得对呢?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p><p>生齐说:用尺子量。</p><p>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测量。</p><p>学生独立测量,小组交流反馈。</p><p>(3)出示教材21页例1课件,看图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p><p>2.引入新课。</p><p>师: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mm)。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毫米的知识。(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