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58:38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p>教材地位:</p><p>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简单,是对加减混合运算的延伸,在以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经常要用到。学好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大意义。</p><p>学情分析:</p><p>学生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和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对书写格式也已经掌握,并掌握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习起这部分知识,没有太大的难度。</p><p>教学目标:</p><p>让学生经历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我根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p><p>1.知识与技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p><p>2.过程与方法:掌握混合运算计算过程,能熟练计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p><p>教学重点:</p><p>探索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p><p>教学难点:</p><p>对、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计算。</p><p>教法学法:</p><p>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小组合作法,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采用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p><p>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数学信息,说说解题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p><p>3.学生通过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计算顺序和结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p><p>(1)出示7×6+24,指名学生板演计算,总结运算顺序。</p><p>(2)课件出示例2.</p><p>(3)找出例2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p><p>(4)在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择“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来研究。</p><p>二、学生交流、合作、探索、归纳方法。</p><p>(1)鼓励学生探究</p><p>师:关于这一节的问题,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老师想放手让同学们自己解决,依托小组的力量,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p><p>生: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其中收集信息。</p><p>(2)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内的发现,教师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步骤,和书写格式。</p><p>(3)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也有加减法,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p><p>三、巩固拓展 强化新知</p><p>(1)课件出示算式,147-72÷6 327-56+78 56÷8×15</p><p>32×3+37</p><p>学生说说计算顺序。</p><p>(2)给计算顺序分类,(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p><p>(3)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再计算。</p><p>设计意图:练习时按照,先说计算顺序,再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最后计算的模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有说到做,明确了计算顺序,提高了计算能力。</p><p>四、归纳总结</p><p>(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p><p>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p><p>(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p><p>板书设计:</p><p>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p><p>45-70÷2</p><p>=45-35</p><p>=10(元)</p><p>1.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p><p>2. 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p><p>通过板演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及时的进行计算顺序的文字总结,给计算顺序分类明确。达到学生正确计算的目的。</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