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二)》教案教学设计
<p>设计说明</p><p>“逆向”思维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而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手段就是画图。本节课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透彻地理解题意,不仅对关键词进行了解释,还采用课件演示的手段,重点突出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亲手画、亲身体验画图的直观效果,从而让学生喜欢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打下基础。</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 PPT课件</p><p>学生准备 圆形卡片</p><p>教学过程</p><p>⊙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新课</p><p>1.师生谈话。</p><p>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想要吗?(想要)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回答老师的问题,答对了,你们就能得到这些礼物。</p><p>2.师生活动。(准备7块橡皮放在不透明的盒子里)</p><p>师:谁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块橡皮?</p><p>教师请学生在这个魔盒里抓橡皮。根据学生抓出的橡皮数,教师告诉学生魔盒里还剩多少块橡皮。</p><p>师:现在你知道魔盒里原来有多少块橡皮吗?能说出理由吗?</p><p>3.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魔盒里原来有多少块橡皮,就要把抓出来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抓出来的橡皮放回魔盒里,再将所有的都拿出来,数橡皮的块数)</p><p>4.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二)]</p><p>⊙探究新知</p><p>1.教学新知。</p><p>课件出示。(教材98页例6情境图)</p><p>师: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把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p><p>(1)请学生把整理好的信息在课本上填一填。</p><p>师:要求原来有多少个哨子,“原来”是什么意思?(原来:以前固有的、本来的,没有经过改变的,在这里指哨子被取走前有多少个)</p><p>(2)请学生把了解到的信息用圆片摆一摆,或在纸上画一画。</p><p>取走的:○○○○○○○</p><p>剩下的:○○○○○</p><p>师:观察圆片图,你想到解题的方法了吗?</p><p>①师用课件进行动态演示:求原来的,就应该把取走的再放回来,和剩下的合在一起,所以用加法计算。</p><p>②请学生说算式,师板书:7+5=12(个)。</p><p>③说一说算式中的数各表示什么。(教材板书画图)</p><p align="center"></p><p>2.师引导学生回顾解题过程。</p><p>(1)为了弄清题意,我们是怎样做的?</p><p>(2)看看题中的文字和我们画的图,你更喜欢哪种方式?</p><p>(3)以后再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p><p>设计意图: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画图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主动使用画图这个手段帮助自己解决问题。</p><p>⊙巩固应用</p><p>1.课件出示教材98页“做一做”。</p><p>(1)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p><p>(2)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p><p>(3)列式解答。</p><p>2.教材100页5题。(学生独立分析解题)</p><p>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画图策略,并愿意应用画图策略。</p><p>⊙全课总结</p><p>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新本领?能和大家说一说吗?(学生畅谈收获)</p><p>⊙布置作业</p><p>教材100页6、8题。解决问题(二)</p><p align="center"></p><p>7+5=12(个)</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