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57:57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说课设计

<p>教材分析:</p><p>《分数与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p><p>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p><p>教学目标:</p><p>1.知识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p><p>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p><p>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p><p>教学重点:</p><p>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而本节的难点是具体体会每一个商的由来,它具体表示的意义,也就是通过分数与除法之间各部分关系的教学,实际上要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上进行一次升华。本节课我采取利用具体实物,图形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p><p>教法学法:</p><p>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发现规律。在教学的进行中,充分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设计生动有趣,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在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实实在在的学好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p><p>针对以上的学生情况和教学设想,我设计了这样的过程。</p><p>教学过程:</p><p>一、激情引入,自主建构。</p><p>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已有的知识上学习新知识,让学生感知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铺路搭桥。</p><p>(1)学生独立完成课前练习,引入新课。</p><p>(2)出示例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p><p>(3)当他们发现不能得到整数的商时,引导他们讨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结果。</p><p>(4)介绍分数表示除法的商的由来。</p><p>板书课题 分数与除法</p><p>二、在目标的递进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p><p>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将数学活动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遵循学生认知的特点,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创造有现实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活动。</p><p>(1)出示例3: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人平均分得多少块?</p><p>首先,请他们思考,列出算式。</p><p>其次,拿出准备好的圆纸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p><p>最后,展示分法:一种是一个一个分,一种是重叠起来一块分。</p><p>(2)课件展示完整的二种分法,引导总结3块饼的实际上是一块饼的,列出完整的算式,并用分数来表示具体的结果。</p><p>(3)在教授完例1和例2后,不忙于理论的总结,因为在这里学生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通过 13 =和34=两个算式的比较,体会当得不到整数结果的时候,用分数来表示他们的商,发现分数的分子是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母是除法里得除数,在总结完各部分关系与字母公式后,通过两项不同的练习进一步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p><p>三、掌握知识技能,实现数学思想的深入。</p><p>结合本书的重点,难点,这一部分教学的目的要是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应用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在有层次的练习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建构知识的框架,实现数学思想的逐步深入。</p><p>板书设计:</p><p align="center"></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