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植树》教案
<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p><p>2.能用一一对应的数学方法来解决类似植树问题的数学问题。</p><p>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p><p>教学重点:</p><p>1.发现和理解间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p><p>2.理解一一对应的数学方法,并运用在实际问题中。</p><p>教具准备:</p><p>学习材料纸、尺子、PPT课件。</p><p>教学过程:</p><p>一、教学间隔</p><p>1.教学间隔的含义。</p><p>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到处有数学。请你们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空)这4个空也可以说成4个间隔,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个手指之间呢?(请生在自己的手上指一指)2个手指之间呢?(全班一起找)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少1。)</p><p>2.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p><p>师:3月12日是什么日子?植树节(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p><p>二、自主探究 找出规律</p><p>1.课件出示:在一条长2023米的路上一边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可以怎样种,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课件演示种树)</p><p>师:种了这么久才种了40米,你有什么想法?</p><p>生:太累了,太麻烦了</p><p>生:要是路短一些就好了</p><p>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2023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比如:2023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课件演示把2023米改成20米)</p><p>2.学生在学习材料纸上画一画,并汇报交流</p><p>(1)两端都种</p><p>(2)只种一端</p><p>(3)两端不种</p><p>介绍一一对应的数学方法,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发现间隔数和棵树间的关系。</p><p>3.通过2个生活中的实例再次感受一一对应:摆花盆、挂气球</p><p>4.从简单问题回归复杂问题</p><p>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汇报</p><p>三、欣赏生活中类似的现象</p><p>路灯、楼梯、排队等</p><p>四、巩固练习</p><p>生活中的数学:锯木头、排队、刘翔跨栏、公交站</p><p>五、全课总结</p><p>谈谈你的收获</p><p>今天我们所碰到很多的类似植树问题的现象,我们发现这些问题都与什么有关?(间隔),其实,在数学上我们又把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统称为分隔问题。</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