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灯市》教学设计
<p>教学目标:</p><p>1. 知识目标: 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也能看简图(线段图)列出相应的算式。能解答几倍多几、几倍少几的问题。</p><p>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并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p><p>3. 感目标: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探究的欲望以及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p><p>教学准备:</p><p>课件、实物投影、练习纸。</p><p>教学过程:</p><p>一、引入,出示课题</p><p>师:元宵节到了,欢欢和乐乐来到了上海有名的城隍庙,想看看花灯。让我们今天随着他们一起逛逛灯市吧!</p><p>出示课题:灯市</p><p>【创设和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二、共同探讨、探究新知</p><p>1. 几倍多几的问题</p><p>(1)师:城隍庙的花灯可真多呀!小兔欢欢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他边看边说:亭子灯有36盏,筒形灯比亭子灯的2倍多10盏。盒子灯比亭子灯的2倍少10盏。(出示课件)你们能说说欢欢看到了哪些灯吗?你能根据这些条件提出些什么问题呢?</p><p>学生可能提出</p><p>①筒形灯有几盏?②盒子灯有几盏?③筒形灯和盒子灯共有几盏?</p><p>④筒形灯比盒子灯多几盏?⑤筒形灯比亭子灯多几盏?</p><p>⑥亭子灯比盒子灯少几盏?⑦这三种灯共有几盏?</p><p>【通过提问以旧引新,启发思索,从而带领学生温故而知新,真正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p><p>(2)师:你们可真棒!欢欢从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中先选择了:筒形灯有几盏?你能说说筒形</p><p>灯和什么灯有关吗?(请学生指出有关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用简图(线段图)描述情节:(可出示课件)</p><p align="center"></p><p>(3)师:我们把亭子灯看作是一份,筒形灯就是这样的几份呢?是正好2份吗?你们能根据线段图列式解答吗?(全班练习)</p><p>展示学生的答案</p><p>362=72(盏)(表示什么意思?)</p><p>72+10=82(盏)(现在求出的是什么)</p><p>(4)师:谁能把这两个式子合并写成一个式子吗?</p><p>362+10 =72+10 =82(盏)</p><p>答:筒形灯有82盏。</p><p>问:划线部分表示什么?再加10呢?</p><p>(5)注意:列两步或两步以上的综合算式要用递等式来计算。这样比较看得清,也不容易错。得数后面不要忘了写单位名称。</p><p>2. 几倍少几的问题</p><p>(1)师:小兔欢欢看我们小朋友这么聪明,他又从中选择了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盒子灯有几盏?谁能根据欢欢提出的问题,说说简图(线段图)该怎么画?</p><p>(学生说,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p><p align="center"></p><p>(2)提问:观察这题的线段图与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把筒形灯和盒子灯的简图放在一起比较)</p><p>(进行小组讨论)</p><p>(①第一题是求比2倍多10,所以要画和亭子灯一样长短的2段;还多10盏,再多画出一小段,用直线表示,并写上多10盏。而第二题是求比2倍少10,所以要先画2倍,但是少10,要在第二段中擦去一小段,并用虚线表示,写上少10盏。)</p><p>(3)师:你会列式吗?(分步列式和综合式都可以)</p><p>(可让学生上黑板板演)</p><p>提问:划线部分表示什么?再减10呢?</p><p>362-10 =72-10 =62(盏)</p><p>答:盒子灯有62盏。</p><p>(4)比较:第一题和第二题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p><p>小结:他们都是先算几倍是多少,再算多几或少几。</p><p>补充课题求几倍多几或几倍少几</p><p>【通过学生的共同探究,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两道例题的线段图进行比较,以及对两道算式的分析,使学生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而且增强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三、拓展练习、巩固新知</p><p>师:小兔欢欢一边夸我们小朋友真棒一边拿出了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筒形灯和盒子灯共有几盏?问道:你们能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本领解答吗?</p><p>师引导学生观察如下简图(线段图)。</p><p>小组讨论解题方法。</p><p align="center"></p><p>(在学生得出一般解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引导出以下方法:把亭子灯看作1份,那么筒形灯和盒子</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