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p>教学目标:</p><p>认知目标</p><p>1、初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季度、世纪等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p><p>2、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p><p>3、和生活相联系,熟练运用年、月、日。</p><p>能力目标</p><p>通过自学课本、观察讨论、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尝试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p><p>设计理念:</p><p>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胡瑗先生的经学并重思想体现了他不仅重视知识传授,而且重视能力培养,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一脉相承。故而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课前预习搜集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课堂交流、集体验证,掌握知识、发展能力。</p><p>教学重点:</p><p>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p><p>解决措施:</p><p>运用胡瑗商讨教学法把学生分成小组,通过组内、班内交流合作解决重点问题。</p><p>教学难点:</p><p>掌握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p><p>解决措施:</p><p>观察年历表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观察闰年年份与四的关系,得出一般情况下判断闰年的方法,结合书上的注解学会整百年的判断方法。</p><p>教具准备:</p><p>年历卡片若干,年历表一张,做一做练习题一张。</p><p>教学过程:</p><p>一、谈话导入</p><p>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吗?</p><p>板书:年、月、日</p><p>二、学生汇报预习成果</p><p>老师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预习年月日的知识,你们完成了吗?同学们一定懂得了不少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吧!谁来说一说。</p><p>1、指名说,同时其他同学验证(对照日历)</p><p>师:适当板书,大月31天:1、3、5、7、8、10、12月</p><p>小月30天:4、6、9、11月</p><p>2、小结学生的预习内容</p><p>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怎么记住这些大月和小月呢?</p><p>学生试着背一背。</p><p>你有什么方法,在四人小组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好吗?</p><p>3、学生交流记忆大、小月的方法。</p><p>(1)数拳头</p><p>(2)儿歌:要找大月你记住,七、八两月挨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p><p>(3)回忆一年级儿歌: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p><p>指名说交流的方法。</p><p>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好的办法记一记。</p><p>4、反馈练习:练一练</p><p>(1)(出示练一练第一题)</p><p>5、你还知道哪些年月的知识</p><p>引出平年和闰年(板书)</p><p>提问:要知道平年还是闰年要看哪个月的天数?</p><p>出示做一做:(2)</p><p>6、学生查找今年二月的天数并计算全年有多少天?</p><p>学生计算,师巡视。</p><p>生口答,师表扬计算简便的学生。</p><p>追问:明年二月有28天?是什么年?全年有多少天?</p><p>师板书:闰年366天,平年365天</p><p>三、学会判断闰年和平年</p><p>1、要了解是平年还是闰年就得查年历,真麻烦,老师不用查只要你报上年份,我就知道是平年还是闰年,信不信?谁来考考我?</p><p>老师能既快又准地说出来是因为我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你们只要仔细观察这份年历卡,一定也能发现其中的规律。</p><p>2、出示年份卡</p><p>3、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通常每隔四年闰一次)师用红笔标出闰年年份。</p><p>再观察闰年年份和4有什么关系?</p><p>提问:遇到末尾是两个0,即整百年呢?(提示学生看书上注解)</p><p>4、学生利用手中的年历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自我验证。</p><p>四、认识世纪和季度</p><p>1、你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呢?</p><p>世纪 季度 旬等</p><p>2、指名说自己对上述时间单位的理解?</p><p>五、小结</p><p>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提示学生可以从知识方面或学习方法上来谈谈),你还想了解那些关于年月方面的哪些知识呢?</p><p>学生提出问题:为何会有平年、闰年之分?</p><p>告诉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希望下一期的读书活动我们能办一期关于年月日的手抄报。</p><p>六、布置作业</p><p>选2023年的一个月制作一张月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