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56:29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分一分与除法》教案

<p>教学目标:</p><p>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p><p>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p><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p><p>教学重点:</p><p>体会除法的意义</p><p>教学难点:</p><p>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p><p>教学准备:</p><p>黄豆一杯</p><p>学法指导:</p><p>自主学习、合作探究</p><p>教学过程:</p><p>一、情景创设</p><p>参加生日聚会,唤起主角的意识。</p><p>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p><p>然后,我很神秘的告诉他们:今天呀,是老师的生日!接着说:我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我的生日Party,好不好?</p><p>等他们稍微安静,我就为难地说:可是老师今天太忙了,你们能不能帮帮老师?老师想摆六桌,你们能不能帮我把这些好吃的东西(同时在电视上出现这些小吃的数量:柑桔42个、果冻34个、花生95颗、糖果100颗、板栗49个、饼干72块)都平均分成6份?出示课题分食品。接着,我让他们小组自由选择想帮老师分的东西,小组长到讲台前领取要分的物品。</p><p>二、问题探究</p><p>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p><p>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如何将手中的物品平均分成6份,然后请一个小朋友来分,小组长做好记录,看哪一组分得又好,又快。</p><p>学生开始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分一分。分完后,进行全班交流。</p><p>2、全班交流</p><p>让各个小组长汇报小组分的情况,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要鼓励学生分法的多样化,并评价哪个小组做的较好。</p><p>三、体验感悟</p><p>讲述:大家都留意到了每张桌子上都摆了黄豆,是不是有点奇怪吧?我们老家有个习俗是:要在生日那天吃黄豆。所以我为大家准备了黄豆。在吃黄豆之前,我拿黄豆来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p><p>玩游戏之前,跟学生讲清楚游戏规则:小组内派个小朋友抓一把黄豆,然后拿这一把黄豆来分,如果能平均分成2份,得2分;如果还能分成3份,再得3分;如果还能平均分成4份,再得4分;一直分下去,能分成几份,就再得几分;看哪一组得分最高。</p><p>学生开始活动。完成后将他们的分数打在准备好的表格里,在电视机里呈现出来。都做完后,让学生根据打出来的分数,判断哪一组获胜,然后给获胜组奖励。</p><p>四、实践应用</p><p>五、小结</p><p>讲述:在老师的生日Party上,玩的开心吗?</p><p>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p><p>六、布置作业</p><p>课堂作业</p><p>板书设计:</p><p>分糖果</p><p>教学反思:</p><p>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感受分法的不同策略。课堂中我创设了分糖果的情境,通过两次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分的方法是多样的,但是分的结果是相同的。</p><p>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些难,他们会说,但不一定会填,这时,我在示范后又设计了同桌合作,看看别人的记录表,你知道他是怎么分的吗?学生通过合作既学会了记录,又体验了分法的多样性。</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分一分与除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