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56:28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教案

<p>教学目标:</p><p>1、学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p><p>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p><p>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p><p>重点难点:</p><p>能将一个数分拆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p><p>教学用具:</p><p>教学课件</p><p>教学过程:</p><p>一、新授引入</p><p>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p><p>生:得数相同,算式不同。</p><p>师:一个数可以表示成多种不同的算式。请你也来试一试。</p><p>生尝试。</p><p>师:今天我们就来尝试用多种不同的算式的分拆一个数。(出示课题)</p><p>二、新授与探究</p><p>探究一</p><p>师:请你尝试着来列乘法算式。</p><p>生:每堆1个,有11堆,11=111 每堆2个,有5堆,还多1个</p><p>11=25+1</p><p>师:11=25+1这个算式是乘法和加法都出现了,要怎样计算呢?</p><p>生:先乘后加。</p><p>生:每堆3个,有3堆,还多2个</p><p>11=33+2 每堆4个,有2堆,还多3个</p><p>11=42+3 每堆5个,有2堆,还多1个</p><p>11=52+1</p><p>小结:原来11可以被分拆成这么多不同的算式。</p><p>探究二</p><p>师:你看懂了什么?算式怎样表示?</p><p>生:21=210+1 师: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p><p>生回答。</p><p>师:现在乘10变成了乘5,算式要怎样变化呢?</p><p>生:21=45+1 师:同样都是21,可以有这两种分拆方法。你还能想到更多的分拆吗?</p><p>探究三</p><p>师:想一想,21还可以怎样分拆?完成书上58页填空。</p><p>学生汇报。</p><p>小结:21可以被分拆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混合运算。其实每个数都可以被分拆成乘与加混合运算的形式。</p><p>三、练习与巩固</p><p>练习一</p><p>师:照样子填一填,把数分拆成乘与加的形式。</p><p>生汇报。</p><p>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p><p>师:观察后面的加数,你发现了什么?</p><p>生:加数都比已知的一个因数小。</p><p>练习二</p><p>师:你同意小胖的观点吗?</p><p>生:不同意。因为23=35+8,剩下的8元还可以买一张票。</p><p>师:正确的算式应该怎样列呢?</p><p>生:23=45+3 小结:一个数可以被分拆成多种不同的算式,但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p><p>练习三</p><p>师:请你独立完成这些填空。</p><p>生回答。</p><p>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p><p>生回答。</p><p>师:这道题要怎样思考?</p><p>生:就是把38分拆成有4的乘加算式。</p><p>师:后面的加数要怎样?</p><p>生:要比4小。</p><p>学生交流完成。</p><p>生汇报</p><p>1、38=94+2 答:能搭9个正方形。</p><p>2、38=123+2 答:能搭12个三角形。</p><p>3、38=66+2 答:能搭6座房子。</p><p>小结:要求最多能搭多少图形,我们列出的乘与加算式中,最后的加数要小于已知的一个因数。</p><p>课堂小结</p><p>四、本课小结</p><p>一个数可以分拆成多种不同的形式的乘与加。</p><p>课后习题</p><p>五、课后作业</p><p>1、思考:请你写一个数,想一想,你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把它分拆成乘与加的形式?</p><p>2、练习册第38页、第39页</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