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56:27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导学案教学案

<p>导学案设计</p><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91"><p>课题</p></td><td width="200"><p>比大小</p></td><td width="217"><p>课型</p></td><td width="150"><p>新授课</p></td></tr><tr><td width="91"><p>设计说明</p></td><td colspan="3" width="567"><p>“比大小”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比一比”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比一比”中,学生首次接触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因此本节课让学生通过摆图形的实践活动,用等于、大于、小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p><p>1.加强数、形之间的联系。</p><p>本节课由“小猴分水果”的情境导入,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将象形图展示出来,数和形对应,使学生明确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能比较事物数量的多少。</p><p>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p><p>本节课一开始,就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大小关系进行举例说明。提出“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东西的数量是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这样的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3.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与知识理解相结合。</p><p>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找一找理解本节教学的重点,在教室里找可比的东西进行比较,再抽象出数字说出算式,使学生在口说、手动、耳听、眼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p></td></tr><tr><td width="91"><p>课前准备</p></td><td colspan="3" width="567"><p>教师准备:PPT课件、小猴等图片</p><p>学生准备:小猴等图片</p></td></tr><tr><td colspan="4" width="658"><p>教学过程</p></td></tr><tr><td width="91"><p>教学环节</p></td><td width="200"><p>教师指导</p></td><td width="217"><p>学生活动</p></td><td width="150"><p>效果检测</p></td></tr><tr><td width="91"><p>一、复习导入。(5分钟)</p></td><td width="200"><p>1.指生读上一节课所学过的数字。</p><p>2.教师在黑板上分别摆上数字卡片:5、4、3、2、1。</p><p>3.你们能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排列吗?</p><p>4.导入——比大小。</p></td><td width="217"><p>1.读一读。</p><p>2.观看卡片上的数字,再次读一读。</p><p>3.到黑板前摆一摆,按照要求有序的排列。</p><p>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td><td width="150"><p>1.先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p></td></tr><tr><td width="91"><p>二、探究学习。(20分钟)</p></td><td width="200"><p>课件出示小猴分水果图。</p><p>1.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p><p>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p><p>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按自己的想法,用学具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p><p>4.引导学生观察小猴和水果的数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p><p>(1)教学“=”。</p><p>①组织学生比一比,哪些水果和小猴的数量同样多?</p><p>②引出“=”,说明:当桃子和小猴的数量一样多时,我们就说3只小猴和3个桃子数量相等(板书:“3=3”)。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书写要匀称。</p><p>③引导学生读一读。</p><p>④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你们能举出其他例子吗?</p><p>(2)教学“”。</p><p>①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小猴比香蕉多,教学32。(板书:32)</p><p>②请学生观察“”,教师用顺口溜“开口大,朝大数”帮助学生记忆。</p><p>③组织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p><p>(3)教学“”。</p><p>①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小猴比梨少,教学34。(板书:34)</p><p>②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用顺口溜“尖头小,对小数”帮助学生记忆。</p><p>③组织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p><p>(4)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小组内讨论。</p><p>①你有什么发现?</p><p>②引导学生用游戏的方式熟记这三种符号。(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牌;教师举牌,学生说符号名称)</p><p>(5)发散思维。</p><p>①图中还有什么和什么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p><p>②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现了什么问题吗?请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p></td><td width="217"><p>1.看图,知道图上有3只小猴,4个梨,3个桃子,2根香蕉。</p><p>2.同桌之间讨论,想出小猴和3种水果的不同摆法。</p><p>3.动手操作,用学具摆一摆。</p><p>①按不同事物分类摆4堆;②从上往下,按1只猴子对应1个梨,1个桃子,1根香蕉的方法摆,最下面的几行没对齐;③按书上的象形图那样摆,对得很整齐,而且是从最下面的一行开始对齐的。</p><p>4.展示不同的摆法,评出哪种摆法更便于比较。按书上的象形图那样摆,对得很整齐,而且是从最下面的一行开始对齐的。认识象形图,由图抽象出数。</p><p>(1)①看图,比一比,说一说。</p><p>②认识“=”,“=”的含义是当两种事物的数量相等时,就用“=”表示。</p><p>③同桌之间读一读。</p><p>④结合“3=3”,举出例子。</p><p>生1:4=4。</p><p>生2:2=2。</p><p>(2)①看图,得出小猴比香蕉多,即32。</p><p>②认识“”,并读顺口溜。</p><p>③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p><p>生1:5只鸡比3只猫多,所以53。</p><p>生2:哥哥4岁,弟弟2岁,哥哥比弟弟大,所以42。</p><p>(3)①看图,得出小猴比梨少,即34。</p><p>②认识“”,并读顺口溜。</p><p>③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p><p>生1:2个苹果比5个苹果少,所以25。</p><p>生2:小鸡有2条腿,小兔有4条腿,小鸡的腿少,所以24。</p><p>……</p><p>(4)①观察算式,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p><p>②与老师进行互动。</p><p>(5)①从图中找出可以比的事物,如桃子比香蕉多,即32;香蕉比梨少,即24。</p><p>②小组内讨论,培养决策意识。</p></td><td width="150"><p>2.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5支笔和4把尺子的多少。</p><p>3.填一填,比一比。</p><p align="center"></p><p>4.在○里填上“”“”或“=”。</p><p>2○2 1○3</p><p>3○5 4○5</p><p>4○1 2○4</p><p>5.画一画,比一比。</p><p>(1)画△,使△比○多1个。</p><p>○○○</p><p>3○□</p><p>(2)画□,使□比○少2个。</p><p>○○○○</p><p>4○□</p></td></tr><tr><td width="91"><p>三、应用巩固。(10分钟)</p></td><td width="200"><p>1.游戏:排队,请5位同学来当数字娃娃1、2、3、4、5。</p><p>(1)按顺序排队。</p><p>(2)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字比较大小吗?</p><p>2.游戏:看谁找得快。</p><p>(1)教师拿出数字卡片2和5,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呢?</p><p>(2)小组游戏:组长出示1~5中的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p><p>3.找一找。</p><p>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的数量是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p></td><td width="217"><p>1.(1)按从大到小排或按从小到大排。</p><p>(2)说一说,比一比,全班交流,集体订正。</p><p>2.(1)快速地在学具盒里找出符号并举起来,但要注意两个数字的顺序。</p><p>(2)小组内进行游戏,教师加入小组活动中,给予指导。</p><p>3.在教室里找一找,比一比。</p></td><td width="150"><p>6.把数填在□里。</p><p>(1)4 3</p><p>□□</p><p>□□</p><p>(2)1 3</p><p>□□</p><p>□□</p><p>7.想一想,填一填。</p><p>5□ 3□</p><p>□□</p><p>□□</p></td></tr><tr><td width="91"><p>四、全课总结。(5分钟)</p></td><td width="200"><p>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p><p>2.引导学生再读一遍顺口溜。</p></td><td width="217"><p>1.谈收获。</p><p>2.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p></td><td width="150"> </td></tr><tr><td width="91"><p>教师批注</p></td><td width="200"> </td><td width="217"> </td><td width="150"> </td></tr><tr><td width="91"><p>板书设计</p></td><td colspan="3" width="567"><p>比大小</p><p>“=”叫做等号 3=3</p><p>“”叫做大于号 32</p><p>“”叫做小于号 34</p><p>巧记: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p></td></tr></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导学案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