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数学总体分布的估计教学计划模板:第二单元
<p>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高二上学期数学总体分布的估计教学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p><p>教学目标;</p><p>(1)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全距、组距的概念;</p><p>(2)能正确地编制频率分布表;会用样本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p><p>(3)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p><p>教学重点:正确地编制频率分布表.</p><p>教学难点;会用样本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p><p>内容分析</p><p>1.在统计中,用样本的有关情况估计总体的相应情况大体上有两类:一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二是用样本的某种数字特征去估计总体相应数字特征。本节课解决前者的问题。</p><p>2.讨论样本频率分布的内容在初中”统计初步”中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由于很长时间没有接触这方面知识,因此有必要通过一例重温频率分布有关知识,突出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使学生了解处理数据的具体方法。</p><p>3.介绍历史上从事抛掷硬币的几个案例,学习科学家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p><p>4.频率分布的条形图与直方图是有区别。条形图是用高度来表示频率,直方图是用面积来表示频率。</p><p>教学过程</p><p>1.引入新课</p><p>(1)介绍对“抛掷硬币”试验进行研究的科学家。</p><p>(2)本次试验结果。</p><p>(3)画出频率分布的条形图。</p><p>(4)注意点:①各直方长条的宽度要相同;②相邻长条之间的间隔要适当。</p><p>(5)结论:当试验次数无限增大时,两种试验结果的频率大致相同。</p><p>2.总体分布</p><p>精确地反映了总体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研究概率分布往往可以研究其频数分布、频率分布,及累积频数分布和累积频率分布。后者作为阅读教科书内容。</p><p>3.复习频率分布</p><p>(演示)问题:有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p><p> 5</p><p>(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和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p><p>(2)频率直方图的横轴表示___________;纵轴表示___________。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矩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各小矩形面积之和等于___________。频率直方图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p><p>讲解例题</p><p>为了了解学生身体的发育情况,对某重点中学年满17岁的60名男同学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p><p>身高 1.57 1.59 1.60 1.62 1.64 1.65 1.66 1.68</p><p>人数 2 1 4 2 4 2 7 6</p><p>身高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p><p>人数 8 7 4 3 2 1 2 1 1</p><p>(1)根据上表,估计这所重点中学年满17岁的男学生中,身高下低于1.65m且不高于1.71m的约占多少?不低于1.63m的约占多少?</p><p>(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说出该校年满17岁的男同学中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所占比例最大?如果该校年满17岁的男同学恰好是300人,那么在这个范围内的人数估计约有多少人?</p><p>(过程略)</p><p>注意点:主要包括两部分:前面重点讲解如何根据数据画出频率分布的直方图,后面重点讲解如何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的相关情况。</p><p>(a)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p><p>(b)确定组距与组数。</p><p>组距的确定应根据数据总体情况,自主选择。本题将组距定为2较为合适,因而组数为11。</p><p>(c)决定分点。</p><p>分点要比数据多一位小数,便于分组。分组区间采用左闭右开。</p><p>(d)列出频率分布表(见教科书)。</p><p>(e)画出频率分布图(见教科书)。</p><p>4.得到样本频率后,应对总体的相应情况进行估计</p><p>5.课堂练习</p><p>教科书习题 1.2第2题。</p><p>板书设计</p><p>一、概念理解 二、应用</p><p>1、频数、频率的容量的关系 例</p><p>2、频率的取值范围 三、小结</p><p>3、分布频率分布表 四、作业</p><p>上文为大家推荐的高二上学期数学总体分布的估计教学计划模板大家还满意吗?祝大家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