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55:40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教学设计

<p>教材分析:</p><p>这是一幅小明帮妈妈整理衣服的生活场景。主要信息是散放在床上的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衣服中有上衣和下衣等。同时,图中表现出衣服的颜色、厚薄、面料等方面的不同。</p><p>该图有两个明显的图意:一是以现实家庭生活为素材,感受分类来源于生活;二是有现实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借助经验自主的学习。</p><p>学情简析:</p><p>分类与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与方法。学生在第一单元中几经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比较长短、高矮、粗细、厚薄打下了基础。</p><p>教学目标:</p><p>1、 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p><p>2、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在统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p><p>教学重点:</p><p>体会分类的多样性。</p><p>教学难点:</p><p>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p><p>教学策略:</p><p>1、联系生活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p><p>2、引导学生表达和交流。</p><p>3、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充分的操作,得到充分的体验。</p><p>4、不仅要注意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还要注重对学生自觉运用知识情况进行引导。</p><p>课前准备:</p><p>挂图、学具。</p><p>教学过程:</p><p>一、导入课程</p><p>同学们是不是自己整理书包?</p><p>谁来告诉老师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整理书包的?</p><p>有的同学说是按照语文、数学和英语的顺序,有的同学说是把书和本子分开放。</p><p>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分一分。</p><p>二、你说我讲</p><p>分一分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可大了。</p><p>我们今天就去小明家看一看。</p><p>(信息窗1)</p><p>今天小明妈妈让小明帮她整理一下衣服,小明看到满床的衣服发愁了,因为它不知道该怎么整理,下面有哪位同学能告诉小明该怎么整理衣服?</p><p>同桌好好讨论一下。</p><p>三、延伸</p><p>我们的妈妈每天都为我们洗衣、做饭,很辛苦,我们可以帮助妈妈做点什么呢?</p><p>四、练习</p><p>1、自主练习第1题。</p><p>帮助老师把水果圈出来好不好,看谁能最先告诉老师。</p><p>2、自主练习第2题。</p><p>按颜色怎么分。</p><p>还可以按什么分。</p><p>3、自主练习第3题。</p><p>下面同桌讨论一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交通工具应该怎么分呢?</p><p>老师提示一下,有两种分法。</p><p>五、总结</p><p>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了</p><p>记住要好好利用我们的问题口袋。</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