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55:39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四上《繁忙的工地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p>教学目标:</p><p>知识目标</p><p>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探索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及3条边之间的关系,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p><p>2、在活动中,使学生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索问题。</p><p>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普通话的能力。</p><p>能力目标</p><p>通过让学生猜测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p><p>教学重点:</p><p>三角形的内角和及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p><p>教学难点:</p><p>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p><p>教具准备:</p><p>三角板2个、量角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p><p>学具准备:</p><p>三角板、量角器</p><p>教学过程:</p><p>活动一:复习导入</p><p>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谁能说一说?</p><p>指名交流,说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的分类。</p><p>学生表述的质量。</p><p>活动二:探究新知</p><p>师:两个三角板它们都是三角形,都有几个内角?</p><p>量一量它们的内角的和是多少度?</p><p>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p><p>小组合作进行,量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60+30+90=180,第二个内角和也是:45+45+90=180。</p><p>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室60+60+60=180。</p><p>小结:这山种特殊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p><p>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进行探究。</p><p>关注学生的结论。</p><p>活动三:操作验证</p><p>师: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比一比哪个小组性的方法多。</p><p>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p><p>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三角形和必要的工具进行验证,可以用折叠的方法,也可以用量角器量的方法,还可以用剪拼的方法等。小组探索,全班交流并总结。</p><p>让每个学生都参入活动中。</p><p>关注学生的验证过程。</p><p>活动四:探究三条边之间的关系</p><p>师: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可以摆一摆,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p><p>师:板书: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p><p>同桌俩合作进行,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p><p>指名交流,集体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p><p>关注学生的验证方法。</p><p>活动五:巩固练习</p><p>师:做教材45-46页的6、7、8、9题。</p><p>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订正。</p><p>公主学生交流的质量,给予一定的评价。</p><p>活动六:课堂小结</p><p>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p><p>学生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p><p>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p><p>创意作业:在自己周围找一找与课本类似的铁塔,并找出不同的三角形。</p><p>板书设计:</p><p>三角形的认识(二)</p><p>(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p><p>(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p><p>教学反思:</p><p>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p><p>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p><p>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说规范话、说普通话的水平。</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四上《繁忙的工地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