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设计
<p>教学目标:</p><p>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p><p>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p><p>教学重点:</p><p>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 厘米、1厘米=10毫米。</p><p>教学教法:</p><p>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p><p>2.练习法。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p><p>教学学法:</p><p>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p><p>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容易出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准备</p><p>回忆学过的二个长度单位是什么?比划一下1米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吗?</p><p>二、教学新知</p><p>1、认识毫米,感受毫米的必要性。</p><p>2、建立毫米的表象。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用手比划一下。</p><p>师提问: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p><p>3、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追问:通过刚才比划和观察,你发现什么?</p><p>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通过观察你发现。</p><p>(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师: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观察其厚度,你觉得数学是多厚?</p><p>(2)分米的认识</p><p>①分米</p><p>出示一条10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估,引出这条是10厘米。</p><p>师:这也是一个长度单位,你知道它是什么呢。预计学生能知这是1</p><p>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p><p>师: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p><p>画后要求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让学生去找一找生活中长约1分米的物体,来帮助学生建立观念。</p><p>②分米与米的关系</p><p>师:2分米长约是多少,用手比划一下?4分米?10分米?</p><p>师:你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1米=10分米。</p><p>3.长度单位的系统化和展望</p><p>谈话: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长度单位的二位新朋友毫米和分米,请你把它们与原来学习过的米、厘米一起,排排队,从大到小排好?引导学生发现: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p><p>三、巩固练习</p><p>巩固练习是形成技能不可缺少的环节,这节课我安排的练习题</p><p>都与几何测量、几何直觉直接相关,符合当前课改精神。</p><p>四、课堂总结</p><p>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收获的信息进行和筛选和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并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