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百分数》教学教案
<p>教材简析:</p><p>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为百分数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例1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第一层次,呈现学校篮球队3名队员在投篮练习中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的统计表,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表中分数的大小作出判断。第二层次,将表中的几个分数分别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体会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第三层次,在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揭示百分数的概念,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在试一试与练习中进一步完善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初步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百分率,为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积累经验。</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p><p>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反站数感。</p><p>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p><p>教学重点:</p><p>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p><p>教学难点:</p><p>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与区别。</p><p>教学过程:</p><p>一、情境中引发认知冲突</p><p>1.谈话: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王老师对其中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p><p>2.出示表格(同书98页例1)。</p><p>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统一看法:求出每个人投中次数分别占各自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p><p>二、问题中引出概念</p><p>1.求三个人投中的比率,全班交流,再次引发冲突</p><p>三个比率不好比较,可以把它们通分,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再比较。</p><p>得出结果:张小华的投中比率最高。</p><p>2.理解投中比率的含义。</p><p>表示李星明投中次数占他头来看总次数的 ;即表示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百分之几。</p><p>分别说出 、 的含义。</p><p>3.引出概念。</p><p>像这三个分数一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如投中率 可以看成投中次数与投篮总次数的比是64 :100。</p><p>指名将另两个百分数改写成比的形式。</p><p>4.学习百分数的读写法(略)。</p><p>三、沟通联系,加深理解</p><p>1. 试一试</p><p>(1)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回答。</p><p>把( )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p><p>指名回答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男生与女生人数的几比几?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100。</p><p>(2)六(1)班的近视率是20℅,回答。</p><p>近视率的含义是什么,( )人数占( )的百分之二十。</p><p>小结:百分数的本质是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因此把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是合适的。</p><p>2. 练一练第1题。</p><p>交流,并具体说一说某个百分数表示的实际含义</p><p>明确:百分数可以表示一个整体中的部分与这个整体的关系。</p><p>3.说说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百分数,并说说这些百分数的含义。</p><p>4. 练习十九第1题。</p><p>读一读,并说出每个百分数的含义。</p><p>5. 练习十九第3题。</p><p>回答:分母是一百的分数都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吗?学生试着判断,并说明理由。</p><p>明确: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不用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后面不带单位名称,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在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时,分数后面可以带单位名称。</p><p>四、全课总结</p><p>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p><p>师:一个人的收获不仅来自于1%的灵感,更重要的来自于99%的汗水,如果每一节课同学们都能有一点收获,日积月累你们100%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p><p>出示: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p><p>教师:你能用百分数来描述你这节课的感受吗?</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