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55:17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上《走进花果山》教学设计

<p>教学目标:</p><p>1、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知道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p><p>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加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p><p>3、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p><p>4、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p><p>教学准备:</p><p>多媒体课件 每人10个圆片</p><p>教学重点:</p><p>学习10以内两数想加的计算方法</p><p>教学难点:</p><p>理解10以内两数相加的计算方法思考两个数相加的算法</p><p>教学过程:</p><p>活动(一)</p><p>1、师:在我们中国有一个神通广大的神话人物,他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呢!猜猜他是谁?他和他的小猴子们住在哪里呀?想不想到花果山去看看呀?多媒体出示:(花果山的图画,里面蕴藏着加法的信息)</p><p>2、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p><p>师:画面上有一个十分好奇的小朋友,他正在提出问题呢!你能回答他的问题吗 学生观察画面,对整幅图有一定的感受。</p><p>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找出问题并进行思考。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来引入新课,能及时地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学生充满兴趣的仔细观察图画,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p><p>能够通过观察发现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这个问题。</p><p>活动(二)</p><p>1、能利用你手中的材料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试看。</p><p>2、把你的想法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交流,好吗?</p><p>3、哪个小组来交流你们小组的想法?</p><p>4、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当我们要把两个数合起来的时候就可以用这样一种方法,你猜,是什么方法?</p><p>对!加法!(板书)</p><p>师教学加法的算式及加法的读法与写法。</p><p>学生通过操作学具,或画图利用以有的知识想一想,数一数。</p><p>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想法。</p><p>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用多种方法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出加法的含义。可能出现多种方法</p><p>直接去数</p><p>用数的组成</p><p>用圆片摆一摆 在引出加法的算式和加法算式的读法及写法时,把自主权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来探讨。</p><p>学生通过独立的操作进行探索及思考。</p><p>在讨论交流中,能够探索出多种算法,在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操作和思考的过程。</p><p>掌握加法的读、写方法。</p><p>活动(三)</p><p>1、 继续观察画面,你还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p><p>2、 小朋友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哪一个?(选一个集体解决)</p><p>3、 你会解决哪个问题?</p><p>4、 剩下的问题小组在一起解决。</p><p>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p><p>(1) 天空中一共有几只小鸟?</p><p>(2) 一共有几个桃子?</p><p>(3)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几朵?</p><p>(4)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p><p>(5) 一共有几朵白云?</p><p>指名回答集体订正。</p><p>指名回答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在一起交流。 鼓励学生从图中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加法的认识。</p><p>通过交流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p><p>活动(四)</p><p>1、(多媒体出示:第一题)师:瞧!小猴子们发现了什么?原来是一群有趣的蚂蚁,他们在干什么呢?你想问什么?你会解答吗?</p><p>2、(多媒体展示第三题)师:咱们来一次小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p><p>3、数学游戏。</p><p>师:咱们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想做吗?来,谁先和周老师做游戏?(师伸出手指说:我出3,生再出一个数:我出4。两个人把手指合在一起:3+4=7)</p><p>4、师:这节课咱们游览了花果山,小朋友们在这里玩的高兴吗?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p><p>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独立解答。 直接写在书上。 师生做,再生生做。 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能看懂图意,正确解答</p><p>能正确的计算10以内数的加法。</p><p>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进一步巩固加法的知识。</p><p>学生自己对本节课做一个小总结,有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做一个整理与回顾。</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上《走进花果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