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
<p>教学目标:</p><p>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p><p>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p><p>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在个性化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p><p>教学重点:</p><p>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p><p>教学难点:</p><p>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p><p>教学工具:</p><p>课件</p><p>教学过程:</p><p>一、导入新课</p><p>创设情境:</p><p>今年农场的南瓜丰收了,同学去帮助收南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p><p>第一组 28人</p><p>第二组 34人</p><p>第三组 22人</p><p>二、新课学习</p><p>1.教师: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p><p>学生:28+34+23</p><p>小组讨论:怎样计算?</p><p>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p><p>教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p><p>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p><p>引导学生说出:</p><p>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p><p>教师:再比较一下28+34+22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8+4+2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p><p>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出:</p><p>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p><p>教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p><p>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p><p>教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p><p>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更多、更好!</p><p>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p><p>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p><p>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p><p>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p><p>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p><p>学生汇报后教师整理在黑板上并追问:</p><p>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p><p>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p><p>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并抽其中的两个同学投影展示。</p><p>主要引导学生列出右面的竖式:</p><p>2 8 6 2 2 8</p><p>+ 3 4 +2 2 +3 4</p><p>6 2 8 4 6 2</p><p>+2 2</p><p>8 4</p><p>如果有学生能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就请学生列出后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教师则作如下的引导:</p><p>教师:其实这种竖式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家想知道吗?</p><p>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再抽一学生投影展示。</p><p>教师:竖式的这两种写法是一样的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p><p>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竖式,其实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种写法更简单一些。</p><p>教师: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计算,你觉得三个数连加与两个数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p><p>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p><p>引导学生说出三个数连加比两个数相加要复杂一些,特别是涉及进位的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p><p>2.教学例2</p><p>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p><p>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算连加的算式了,根据这个情景图,你又能列出怎样的算式?</p><p>引导学生列出算式:</p><p>教师:这是一个什么算式?</p><p>学生:连减算式。</p><p>教师:这个连减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比有什么不同?</p><p>引导学生说出: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是20以内的,85-40-26是100以内的连减,并且需要退位。</p><p>教师: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计算这道连减算式吗?</p><p>教师放手让学生试着计算,教师巡视观察,发现不同的算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尽量指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p><p>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p><p>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连减的算法,主要引导学生列出以下两种竖式计算:学生列出竖式后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的过程。</p><p>教师:在做这道题时哪个地方最容易做错?能给其他的同学提个醒吗?</p><p>让学生发现最容易做错的地方就是两次相减时都要退位,因此要按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步一步地思考每步的计算结果。</p><p>教师:在做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p><p>引导学生回答: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依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p><p>三、结论总结</p><p>1.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p><p>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p><p>3.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p><p>四、全课小结</p><p>教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