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54:49

北京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教学设计(附反思)

<p>学习目标:</p><p>课程标准:</p><p>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3版):第二学段:46年级</p><p>知识与技能第一条,数学思考第二条,解决问题第三条,情感态度第四条。</p><p>本节(课)教学目标:</p><p>知识和能力:</p><p>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认识扇形。</p><p>2、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p><p>过程和方法:</p><p>3、通过观察、思考理解扇形的大小在同一个圆中与圆心角有关,了解扇形与所在圆的关系。</p><p>情感态度和价值观:</p><p>4、感受图形之美,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p><p>学生特征:</p><p>六年级学生</p><p>学生在学习圆的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p><p>学习目标:</p><p>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认识扇形。</p><p>2、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p><p>3、通过观察、思考理解扇形的大小在同一个圆中与圆心角有关,了解扇形与所在圆的关系。</p><p>4、感受图形之美,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p><p>教学重点:</p><p>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p><p>教学难点:</p><p>理解扇形的大小在同一个圆中与圆心角有关,了解扇形与所在圆的关系。</p><p>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p><p>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p><p>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p><p>板书设计:</p><p align="center"></p><p>扇形</p><p>教学过程结构:</p><p align="center"></p><p>练习题目内容:</p><p>1、知识和能力,说一说并指出来</p><p>2、过程和方法,说一说</p><p>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说一说</p><p>形成性评价:</p><p>1、学生能自主形成扇形的定义,并能掌握各部分名称</p><p>2、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进行深入地思考;</p><p>3、在进行课堂检测时,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比较好,正确率较高。</p><p>教学反思:</p><p>1、把握自学活动,自主建构概念。</p><p>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课件的展示适时、适度。弧、圆心角、扇形的概念,语言比较抽象,利用课件的演示学生容易理解并可见其形象。</p><p>3、层次清晰,学生能积极、充分参与活动,学生主体位置突显。</p><p>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探索扇形的对称轴,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教学设计(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