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5:54:19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第二课时教案

<p>教学目标:</p><p>1.知识目标: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与学校生活中需要用到米的实际例子,介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p><p>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米与厘米的百进制关系。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p><p>3.情感目标: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p><p>教学重点:</p><p>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p><p>教学难点:</p><p>建立米与厘米的百进制关系。能够说出由几米变成几百厘米,或者几百厘米变成几米的道理。</p><p>学具准备:</p><p>米尺。</p><p>教学过程:</p><p>一、课前布置</p><p>用直尺量黑板的长度。</p><p>二、导入</p><p>你有什么感受?那怎么办?引出米尺。</p><p>三、新授</p><p>(一)出示教具(米尺)。</p><p>(二)知道米用m表示。</p><p>(三)拿出米尺,实际操作:伸开自己的双臂,量一量到什么地方是一米, 从脚到身体的什么地方是一米(小组同学一起量一量)</p><p>(四)用直尺量一量米尺有多少厘米或数一数学具米尺 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百进制关系:1m(米)=100cm(厘米) 那么2m、3m、4m呢?都等于多少cm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p><p>(五)出示教具,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长度度量工具。说说你认识的测量工具。</p><p>(六)用卷尺或学具量一量黑板的长度,课桌椅的高,窗台的长度等大约有多长?(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量,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然后再实际量一量)</p><p>四、巩固新知</p><p>(一)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结合生活实际填一填)</p><p>(二)量一量: 说说你测量的方法</p><p>(三)动脑筋:我们4个人正好围一棵树一圈,这棵树的一圈大约有几米?你是怎么想的? 说说你的想法 五、作业:回去测量你家中的物品,到什么地方长度是1米?</p><p>课堂小结:</p><p>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p><p>课后反思:</p><p>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寻找身边的1米,切实的感受到了1米的长度,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知道了自己的身高到什么地方是1米,学生能够以此为标准试着去估计,估计和实际测量同步进行,使学生的学习知识更加巩固。</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第二课时教案